雪霁维舟漂母祠,扪萝且读表忠碑。
千金未受登坛报,一饭先沾进食慈。
水浒尚存飞布迹,江干不攺钓鱼矶。
往来多少封侯骨,疑是当年阿母遗。
《谒漂母祠》赏析
《谒漂母祠》是明代诗人张嗣纲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明末,其内容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迹的回顾及对母爱与感恩的颂扬。
首句“雪霁维舟漂母祠”,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诗人在雪花初霁时,乘舟前往拜祭母亲的地方——漂母祠。这里的“雪”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更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挑战,而“霁”则意味着天气转晴,暗示了诗人心境的转变。“扪萝且读表忠碑”一句,通过诗人亲自攀爬并阅读忠诚的纪念碑,表达了他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这种直接的情感流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先贤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接下来的诗句“千金未受登坛报,一饭先沾进食慈”,则是对母爱的赞颂。这里“千金”指的是母亲的辛劳和付出,而“一饭”则指微小的食物或恩惠,诗人以此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两句诗意深厚,既体现了诗人对于母亲无私奉献的感慨,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情感积累和感恩之心。
第三句“水浒尚存飞布迹,江干不攺钓鱼矶”中,提到了“水浒”,即《水浒传》,这是一部描绘宋江等英雄好汉的小说。这里通过对比“水浒”中的传奇人物与现实中的平凡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英雄壮举的景仰以及对普通人生活的尊重。“不攺钓鱼矶”,则是指即使在平凡中,也要坚守本分,不忘初心,这与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相呼应。
最后两句“往来多少封侯骨,疑是当年阿母遗”,则进一步扩展了主题。诗人通过对“封侯骨”的描述,象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阿母遗”则暗指这些英雄可能出身平凡的母亲,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很大程度上源于母亲的养育和支持。这两句诗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赞美,也是对平凡人伟大品质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对母爱的伟大感悟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英雄的致敬,更是对每一位母亲深沉爱意的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