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诗文,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1) “二月初一怀亲讳日”:农历二月初一是清明节,是扫墓祭祀的时候,这里写诗人在这一天怀念亲人的忌日。 (2) “耿耿心悬二月天,烧香告朔礼堂前”
诗句解释与赏析: 仲春寄怀谢宗吉 忆昔相期觅胜游,春风犹滞古虔州。 金台桃李生新色,珠海云烟锁旧愁。 白雁空传千里札,清溪谁泛一扁舟。 蔷薇久切东山望,几度花开满架头。 1. 忆昔相期觅胜游:回忆起过去我们一同计划的旅行,期待着探索未知的美好。 2. 春风犹滞古虔州:尽管春天到来,但春风似乎还在古虔州逗留,未完全带来生机。 3. 金台桃李生新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一年容易又经秋,不觉新霜满鬓头。 - 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一年"指一年的时间,"容易"表示时间过得很快,"又经秋"说明又过了一个秋天。"不觉"表示没有察觉到,"新霜"指的是初秋的霜,"满鬓头"描绘了头发上霜的覆盖情况,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沧桑。 2. 坐竹晚凉风淡淡,临池月印水悠悠。 -
```plain 节随葭管动飞灰,山阁阳生淑气回。 乍见疏林霜叶落,忽惊大埔雪花催。 阳春有脚人应爽,残腊无情节独回。 屡拟跨驴同踏雪,只嫌梅信未曾开。 【注释】: - 葭管:《诗经·小雅》中的《沔水》篇中有“节随葭管,风逐芦花”。这里用葭管代指冬至时节。 - 飞灰:冬至时天气寒冷,草木开始凋零,飘飞的柳枝如同被吹起的灰尘。 - 山阁:诗人隐居在山中,建造了一个山阁来欣赏冬日的美景。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最后进行综合鉴赏。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内容、语言风格、手法、表达技巧、情感等几个方面入手。 ①“人日偕季弟及诸子游白水因遇卢去赤邓君美共采山花”的意思是:人日前和弟弟以及儿子们一起游到白水县,在遇到卢去赤、邓君美后一起采摘山花。 ②“山中逐兴游人日,人日相逢尽好人”的意思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因此,在阅读诗歌时,要逐句解读,逐字分析,注意理解诗中关键字的意境及作用。 “九十秋光景色新,草堂今又祝灵椿。”意思是九十年过去了,秋光景色更新,今天又在草堂上祝愿寿比松龄。“九”是数词,“秋”是时间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花朝漫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水满园池花满楼,每逢花节爱行游。” - 关键词:水、园池、花楼 - 注释: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景象,水面平静如镜,园中的池塘与楼阁被盛开的花朵所装点。每到花节,人们都会出来游玩赏花,享受春天的美好。 - 赏析:此句展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水的映衬,使得园池和楼阁更加生动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森森桧柏锦城东,丞相祠堂画栋崇。——形容锦城(成都)的景色十分壮观,桧柏(桧树和柏树)高大而茂密,丞相祠堂(指诸葛亮的祠堂)画栋高耸,显得十分庄严。 2. 一羽云霄标赤帜,两朝日月保青宫。——用“一羽”比喻诸葛亮像一只飞翔的燕子一样自由自在,“云霄”指天空,“赤帜”代表刘备的旗号,“两朝”指刘备和刘禅两个朝代
绿荫森森雨乍晴,偶从江外返行旌。 去时花鸟愁长别,今日琴尊订旧盟。 注释:绿色的树木茂盛,雨水刚刚停歇。我偶尔从江边返回,我的旌旗在风中飘扬。去的时候鸟儿和花朵都感到忧伤,因为我将要离开它们;今天我与朋友一起喝酒庆祝,我们约定了重逢的日期。 把臂未论公署事,拂尘先问客边情。 注释:我还没有来得及讨论公务,我就先去询问客人的近况。 东山五岳知游遍,料得山川屐齿轻。 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因病后身体虚弱,心情低落,但仍坚持写作的情景。全诗充满了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病起:生病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译文: 病体瘦弱,难以忍受秋天的寒冷。 看到白发在头上堆积如雪,心中感到羞愧。 曾经的蒲鞭(笔杆)已经垂落,新写的兔毫(毛笔)尚未停止。 依靠参苓草药扶养身体,借助艾叶驱散心中的忧愁。 丈夫的事业如同天空中的星辰,虽然不可控制,但我仍要努力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