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经秋,不觉新霜满鬓头。
坐竹晚凉风淡淡,临池月印水悠悠。
藤床自拂松花卧,石凳频窥鹿豕游。
老去茅窗逢七夕,醉看牛女会绸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一年容易又经秋,不觉新霜满鬓头。
  • 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一年”指一年的时间,”容易”表示时间过得很快,”又经秋”说明又过了一个秋天。”不觉”表示没有察觉到,”新霜”指的是初秋的霜,”满鬓头”描绘了头发上霜的覆盖情况,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沧桑。
  1. 坐竹晚凉风淡淡,临池月印水悠悠。
  • 第二句继续描述自然景象,”坐竹”指的是坐在竹子下面,”晚凉”指的是傍晚时分微风带来的凉爽。”淡淡”形容风的轻柔,”临池月”指的是在池塘边的月亮,”印水”则是指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整体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晚画面。
  1. 藤床自拂松花卧,石凳频窥鹿豕游。
  •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活动场景。”藤床”指的是用藤条编织的床,可能暗示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自拂松花”描述了床上散落的松花被风吹拂的情景,增添了一丝诗意。”石凳频窥鹿豕游”则描绘了坐在石头凳子上观察鹿群和野猪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情趣。
  1. 老去茅窗逢七夕,醉看牛女会绸缪。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老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受,”茅窗”可能指的是简陋的住所,”逢七夕”是指在七夕节这一天,这个节日通常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象征着爱情和忠贞。诗人通过观看七夕之夜的美景,感受到了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引发了对爱情和忠贞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四季更迭、自然风光以及日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坐竹晚凉风淡淡”、”临池月印水悠悠”等句子,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