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百骏图,每匹马都栩栩如生,生动传神。诗中既有对马的赞美,也有对战争的批评。通过这些马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首句“戴君胸中着金马”,形象地描绘出马的形象,仿佛它们真的在诗人的心中跃动起来。这里的“戴君”可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或者某种象征,代表了诗人对马的热爱和尊重。 接下来“拂拭生绢恣挥洒。雄姿百疋吐毫端,艺精肯在韩干下。”两句描述了马的形态和技艺
诗句解读: 1. 闵口渡头春水深,渔舟闲系垂柳阴。 - 描述了春天的河流和岸边景象。"闵口"可能是一个地名,而“渔舟”则指的是渔船或小船。"闲系"意味着船被随意地系在岸上,没有进行任何商业交易。"垂柳阴"则描绘了柳树的阴影,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2. 有时鼓枻起清唱,听来自是沧浪吟。 - 这两句可能描述了一个场景,渔人在闲暇之余,用鼓声来伴奏唱歌,这种歌声听起来像是在广阔的海洋中回荡
【诗句释义】 1. 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这是胡希永为休阳(今浙江绍兴)的山水所创作的一组诗。 2. 古木春风:指春天里古老的树木和温暖的春风。 3. 神人挥鞭马不惊:形容马匹被训练得非常驯服,即使是神仙挥动马鞭,马匹也不会有任何反应。 4. 四蹄踣铁无留行:指马匹的四蹄踩在坚硬的铁上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5. 至今石磴印遗迹:指至今仍然可以看到石头台阶上的遗迹,这些遗迹是古代人们留下的。 6.
【译文】 长江浩渺天际来,东汇大泽地势开。 狂流播风喷寒雪,怒浪卷雾奔晴雷。 下有龙渊深莫测,黑入太阴云雨积。 水府宽幽宫阙多,虚明知是龙君宅。 龙君护国常显灵,河清海晏波涛宁。 曾传禹贡载篇籍,每读郦生穷水经。 我来祠下顾瞻久,羞牲脍鲤酹春酒。 远渚青青已出蒲,平沙漠漠初摇柳。 神灵有喜蚤乞晴,百里一瞬如镜平。 蛟鼍帖伏蜃气散,风驶若马孤帆轻。 老臣白发心犹铁,自惭下考蒙恩泽。 当思补报恤疲民
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为休阳胡希永赋古木春风 小溪溪上危桥横,影落长虹波底明。 风翻水漾势夭矫,晚日回光秋雨晴。 不见隮西成五彩,鸟鹊未来石填海。 行人摇兀度云空,忽听渔歌声欸乃。 注释: 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这是胡希永为休阳县写的八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每首都以一个景点为主题,分别命名为“古木”、“春风”、“小溪”、“危桥”、“影落”、“风翻”、“晚日”和“渔歌”。 格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休宁县。
【注释】 格山:山名。隐居八景之一,在今浙江德清境内,是古代诗人谢灵运的别墅。休阳:郡名,治所在今安徽霍丘县南。胡希永:字子厚,休阳人。古木春:指古木参天、枝繁叶茂的景象。铿(kēng)鍧(hōng)钟鼓声。风前听:形容声音洪亮而响亮。华鲸吼:指巨大的鲸鱼叫声。月:月亮。几:同“机”,这里指黄昏。幽居:隐居的生活。尘梦醒:指被惊扰了的梦境和生活。声声:指钟声阵阵。秋几:几时。几:疑问词
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为休阳胡希永赋古木春风 莲堂夜静秋气清,翻经坐对山月明。 流光满地如走汞,南飞绕树鸟鹊惊。 去年见月归故里,今年见月留客邸。 阴晴圆缺许谁知,天香桂子凉风起。 注释: 1. 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为休阳胡希永赋古木春风:指《格山隐居图》中的八首诗,每首都以“古木”为题。 2. 莲堂夜静秋气清,翻经坐对山月明:莲堂夜晚安静,秋天的气息清新,我坐着阅读书籍,面对着明亮的山月。 3.
【注释】: 仙鹿——指神仙的坐骑,即白鹿。 空山白云护阴石,鹿过深苔印行迹。 (在空旷的山间,白云环绕着阴暗的石头,白鹿经过后在深深的苔藓上留下痕迹。) 春风长茸暖犹浅,苍雪点身寒未湿。 (春天的气息温暖,但白鹿身上却还留有雪花的痕迹,表明它刚从寒冷中走出。) 应归蓬岛群仙家,日永恣慵眠彩霞。 (白鹿应该回到蓬岛群仙家中,享受悠闲的日光浴。) 自向琼田饱芝草,肯来禁苑偷奇花?
【注释】 鞋山:位于湖南洞庭湖西岸,因形似人足而得名。传说为舜帝南巡时所乘之舟停泊之所。 大姑:指传说中的舜妻娥皇女英。轻移莲步摇:形容大姑步态轻盈,身姿优雅。 宫鞋:宫廷女子所着之鞋,这里借代指娥皇女英的鞋子。晚潮:指夕阳时分的湖水,这里指湘妃的眼泪。 湘妃:指娥皇与女英,传说她们是舜帝的两个妻子,后被舜帝流放。凌波袜:指古代美女的丝织长筒袜,这里指湘妃的舞鞋。 五老:指传说中的五位仙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描述了送别友人金仲远的情景。 ```plaintext 龙湾江头闻踏歌,送行将柰离愁何。 离愁自深酒力浅,情比杨花飞雪多。 杨花飞雪雨初洗,离人欲去行复止。 大同遥遥西北天,边尘不惊严虎垒。 戍屯知有张将军,将军猛气凌秋云。 去年坐镇滁阳卫,今年承恩威远闻。 幕府金郎总才彦,婉画奇勋刀笔健。 人生要在心相知,青眼相看忘贵贱。 太行渺渺千里途,雁门关西黄草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