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渺渺天际来,东汇大泽地势开。
狂流播风喷寒雪,怒浪卷雾奔晴雷。
下有龙渊深莫测,黑入太阴云雨积。
水府宽幽宫阙多,虚明知是龙君宅。
龙君护国常显灵,河清海晏波涛宁。
曾传禹贡载篇籍,每读郦生穷水经。
我来祠下顾瞻久,羞牲脍鲤酹春酒。
远渚青青已出蒲,平沙漠漠初摇柳。
神灵有喜蚤乞晴,百里一瞬如镜平。
蛟鼍帖伏蜃气散,风驶若马孤帆轻。
老臣白发心犹铁,自惭下考蒙恩泽。
当思补报恤疲民,遥望五云时恋阙。
【译文】
长江浩渺天际来,东汇大泽地势开。
狂流播风喷寒雪,怒浪卷雾奔晴雷。
下有龙渊深莫测,黑入太阴云雨积。
水府宽幽宫阙多,虚明知是龙君宅。
龙君护国常显灵,河清海晏波涛宁。
曾传禹贡载篇籍,每读郦生穷水经。
我来祠下顾瞻久,羞牲脍鲤酹春酒。
远渚青青已出蒲,平沙漠漠初摇柳。
神灵有喜蚤乞晴,百里一瞬如镜平。
蛟鼍帖伏蜃气散,风驶若马孤帆轻。
老臣白发心犹铁,自惭下考蒙恩泽。
当思补报恤疲民,遥望五云时恋阙。
【注释】
- 左蠡:指左蠡湖。左蠡湖,古名太湖,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南。
- 大泽:大湖,大泽陂。
- 东汇大泽:长江向东流经大湖后汇入太湖。
- 地势开:地势开阔。
- 下有龙渊:即大泽,位于左蠡湖附近。
- 太阴:指天阴。
- 水府宽幽宫阙多:指水神的住所宽阔而幽暗,宫殿众多。
- 虚明:天空晴朗明亮。
- 龙君宅:指水神的住处。
- 河清海晏:黄河、大海都清澈平静。
- 禹贡载篇籍:指《尚书•禹贡》中记载了关于大泽的内容。
- 郦生: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水经注》是郦道元的著作。
- 我:作者自己。
- 祠下顾瞻久:在庙宇之下久久观望。
- 羞牲: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等作为祭品。
- 脍鲤:切细的鲤鱼肉,作为祭品。
- 远渚:远处的小洲。
- 蒲:长满蒲草的沙洲或浅滩。
- 沙漠:广阔的沙滩。
- 蛟鼍帖伏:形容水面上蛟龙、鳄鱼等动物潜伏不动。
- 蜃气散:指海市蜃楼现象消散。
- 孤帆轻:孤单的帆船轻轻摇晃。
- 老臣:自称。
- 补报恤疲民:为百姓做补偿和救济。
- 遥望五云:远远地眺望五彩缤纷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洞庭湖,观赏洞庭湖美景时的感想,表达了对水神洞庭君的敬仰之情。
开头两句“长江渺渺天际来,东汇大泽地势开”描写了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描绘了洞庭湖浩瀚无垠的广阔景象和壮丽的自然景色。
接着三句“狂流播风喷寒雪,怒浪卷雾奔晴雷”描绘了洞庭湖水势的汹涌澎湃和变幻莫测的景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的壮美。
四联“下有龙渊深莫测,黑入太阴云雨积”则进一步描述了洞庭湖畔的神秘和壮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五联“水府宽幽宫阙多,虚明知是龙君宅”则赞美了水神洞庭君的崇高地位和神圣气质,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神灵的敬畏和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八联“龙君护国常显灵,河清海晏波涛宁”则歌颂了水神洞庭君的保护国家和安宁社会的功绩,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伟大英雄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九联“曾传禹贡载篇籍,每读郦生穷水经”回顾了古人对洞庭湖的研究和考察,体现了人们对这片湖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了解和尊重。
十联“我来祠下顾瞻久,羞牲脍鲤酹春酒”则表达了诗人对水神的崇敬之情,他来到这里欣赏风景、领略文化,同时献上了祭品表达敬意。
十一联“远渚青青已出蒲,平沙漠漠初摇柳”则描绘了洞庭湖周边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十二联“神灵有喜蚤乞晴,百里一瞬如镜平”则描绘了洞庭湖水面的变化带来的美好景象,展现了洞庭湖的宁静与安详。
十三联“蛟鼍帖伏蜃气散,风驶若马孤帆轻”则描绘了洞庭湖水面的变化带来的美好景象,展现了洞庭湖的宁静与安详。
十四联“老臣白发心犹铁,自惭下考蒙恩泽”则表达了诗人对水神的感激之情,他在这里得到了恩惠和照顾,同时也感到羞愧因为没有得到更好的回报。
十五联“当思补报恤疲民,遥望五云时恋阙”则是诗人对民众的关怀和责任担当的思考,他想到了自己的职责,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