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轻移莲步摇,脱却宫鞋浮晚潮。
湘妃亦失凌波袜,香魂千古恨未消。
五老为媒笑疏拙,曾嫁彭郎怨离别。
云凝眉黛不胜愁,心逐寒矶夜深月。
【注释】
鞋山:位于湖南洞庭湖西岸,因形似人足而得名。传说为舜帝南巡时所乘之舟停泊之所。
大姑:指传说中的舜妻娥皇女英。轻移莲步摇:形容大姑步态轻盈,身姿优雅。
宫鞋:宫廷女子所着之鞋,这里借代指娥皇女英的鞋子。晚潮:指夕阳时分的湖水,这里指湘妃的眼泪。
湘妃:指娥皇与女英,传说她们是舜帝的两个妻子,后被舜帝流放。凌波袜:指古代美女的丝织长筒袜,这里指湘妃的舞鞋。
五老:指传说中的五位仙人,其中一位名为彭祖。曾嫁彭郎怨离别:意思是彭姓的女子曾嫁给彭祖,因为离别而感到悲伤。
云凝眉黛:云凝聚在眉毛与眼妆上,形容忧愁的样子。不胜愁: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
寒矶夜深月:意思是在寒冷的夜晚,月光下的石头令人感到凄凉和孤独。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小诗,通过赞美娥皇、女英以及彭祖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感慨。
首句“大姑轻移莲步摇,脱却宫鞋浮晚潮”,以大姑轻移莲步的形象描绘出她的美丽和优雅。这里的“脱却宫鞋”既指她的舞鞋,也隐喻了她曾经的高贵身份和地位。接着,诗人用“晚潮”来形容湘妃泪如雨下的情景,既生动地勾勒出了湘妃悲伤的形象,又烘托出了湘妃离愁别绪的氛围。
第二句“湘妃亦失凌波袜,香魂千古恨未消”,直接点明了湘妃的名字。这里,诗人运用“亦失凌波袜”的手法,将湘妃的舞鞋比作古代美女的丝织长筒袜,既富有诗意又形象传神。同时,“香魂千古恨未消”则表达了诗人对湘妃无尽的思念和对她悲惨命运的同情。
第三句“五老为媒笑疏拙,曾嫁彭郎怨离别”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五老指的是传说中的五位仙人,他们曾帮助彭郎摆脱了困境。这里,诗人以幽默的语言描述了五老为彭郎牵线搭桥的情景,虽然“笑疏拙”,但仍然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而“曾嫁彭郎怨离别”则揭示了彭郎与湘妃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
第四句“云凝眉黛不胜愁,心逐寒矶夜深月”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云凝眉黛”,意味着湘妃眼中的云彩仿佛凝结成眉黛,流露出无尽的忧愁和哀怨。而“心逐寒矶夜深月”则形象地描绘了湘妃孤独地仰望夜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大姑轻移莲步、湘妃泪落晚潮等场景的描绘,以及“五老”和“彭郎”等人物的引入,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系列优美的诗句和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