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誉
【注释】 清源:山名。晋江县的石申卿曾建“清源别墅”于山中。别墅:指清源山房。 幽居:隐居之所。讵(jù):岂。 松筠(yún):松树和竹子。阅世古:经世事而见沧桑。 鸡犬:家禽家畜。隔云深:隐于深山之中。 尘满:灰尘满地。床头易:枕头上容易积灰。 风鸣:风吹琴弦,发出声音。壁琴:指壁上挂的琴。 知为苍生出:知道是为了苍生而隐居。 陆沉:比喻隐居不仕。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秋日越台登眺 南国新秋至,凭高忆所欢。 欲裁芳杜曲,遥寄碧云端。 【注释】 (1)南国:指中国南方。 (2)新秋:指初秋时节。 (3)凭高:站在高处。 (4)忆所欢:怀念曾经的欢乐。 (5)杜曲: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有杜康造酒的传说。 (6)遥寄:寄给远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越台远眺的情景。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新秋”二字,写出了时序和天气。颔联“欲裁芳”
【注释】 清源山房:晋江石申卿隐居之地。高人:指隐居者。卜筑:选择建房居住。 无喧:没有喧闹声。 散帙(zhe):展开书卷,表示读书。焚蒳(fén juàn):烧香祷告。蒳,同“炷”,香草一类的植物,这里指点燃香火。带经:携带经书,表示学习、研究。时灌园:不时浇灌园地,表示劳作。窗中列岩岫:在窗内可以看见岩石。 原上种兰荪:在原野上种植兰草和荪草。 眷此多幽旷:眷恋这里有很多幽静空旷的地方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越台登眺时的景象。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越台枕郊郭,吟眺喜逢秋。 注释:越台位于郊外的城墙之上,诗人在这里吟诵、眺望,非常高兴地迎来了秋天。 2. 山向庾关断,江从郁水流。 注释:山峰朝向庾岭关隘断开,江水从郁郁葱葱的地方流淌。 3. 菊湖荒藓没,花坞夕阳愁。 注释:荒芜的菊花湖泊被覆盖着苔藓,花圃中的小山丘在夕阳下显得有些忧愁。 4. 极目鸿图外,苍苍云树浮。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重点字词: 湖山回合处,吟眺旅怀清。 偶会高深趣,因知鱼鸟情。 江帆随雁过,岛树入云平。 明发自兹去,看山又几程。 湖山回合处,吟眺旅怀清。 “湖山回合处”是说在湖边山峦重叠的地方,“吟眺旅怀清”是说作者在湖山环抱的地点,借吟诗眺望的方式抒发自己旅途中的思乡情怀,“吟眺”指吟咏观赏
清源山房为晋江石申卿 清源山房是诗人在晋江的一座山房。 山气日氤氲,冥心谢世氛。 山上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冥冥之中,诗人放下了世俗的纷扰。 新成子虚赋,闲著太玄文。 刚刚完成了《庄子》中的《逍遥游》,闲情逸致地写下了《老子指归》。 松静鹤归晚,山空鸾啸闻。 松树静静地站着,归巢的仙鹤已经晚了;山林空荡,鸾鸟的鸣叫声传来。 超然不可企,遥睇东山云。 诗人超然物外,遥望着东山的云彩。 赏析:
诗句释义: 清源山房是晋江石申卿的雅居,他在林壑中寄情山水,高斋里常常宁静安详。 看到白鹤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动,我仿佛看到了梦中的蝴蝶,醒来时却感到茫然无措。 洞中有大罗仙客,山上藏有小酉仙人的藏书。 请你告诉我这些风景,如何比得上唐明皇的余晖? 译文: 石申卿在清源山房隐居,他喜欢在树林和山壑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他经常在自己的书房里静静地坐着,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有一天
这首诗是送业师泰泉先生赴任留都的。泰泉先生,即张泰泉,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有《张太岳集》。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曳玉趋鹓署”,曳玉是指拖着玉石制成的鞋子,这里形容步行的样子优雅;鹓是古代的一种鸟,这里借指官员。这句诗的意思是:穿着玉石做的鞋子,在官员中行走如鸾凤一般高贵。 第二句“鸣珂入凤城”,鸣珂是指敲击玉器的声音,这里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凤城就是凤翔城,这里代指京城。这句诗的意思是
停舟靠曲渚,试着望匡庐。 霞光映五老峰,夕阳洒满三湖阴。 苍翠的群山龙腾跃,青崖上猿猴夜吟声。 攀爬藤蔓不可及,结下桂枝愁思心
秋月 谁言千里外,光景每相从。 且看一轮内,山河自几重。 透林惊曙逼,铺砌讶霜浓。 蕊阙春风好,仙槎何处逢。 注释: 1. 谁言千里外:谁说千里之外。 2. 光景每相从:景象与景物总是相互伴随。 3. 且看一轮内:暂且看看月亮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4. 山河自几重:山和河各自有多少重。 5. 透林惊曙逼:穿透树林后,清晨的光线逼人。 6. 铺砌讶霜浓:铺设的道路被霜打得很厚。 7. 蕊阙春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