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舻傍曲渚,试望匡庐岑。
霞生七岭秀,日落三湖阴。
苍岛龙朝出,青崖猿夜吟。
攀萝不可即,结桂愁余心。
停舟靠曲渚,试着望匡庐。
霞光映五老峰,夕阳洒满三湖阴。
苍翠的群山龙腾跃,青崖上猿猴夜吟声。
攀爬藤蔓不可及,结下桂枝愁思心。
停舻傍曲渚,试望匡庐岑。
霞生七岭秀,日落三湖阴。
苍岛龙朝出,青崖猿夜吟。
攀萝不可即,结桂愁余心。
停舟靠曲渚,试着望匡庐。
霞光映五老峰,夕阳洒满三湖阴。
苍翠的群山龙腾跃,青崖上猿猴夜吟声。
攀爬藤蔓不可及,结下桂枝愁思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结构,还得考核情感。每句2分,共八句,满分16分。此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押韵,格律严格,中间两联都是五言。第一联写远景;“青嶂”“寒湍”等词描绘了一幅江边寒峭、苍茫的画面
【注释】 梁思伯:诗人。风字:取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赋》,“咏物诗”中常见的一个主题。 词客:诗人自称。 感秋风:感叹秋日的风。 登楼望朔鸿:登上高楼,远望北归的大雁。 山月上:指月亮高悬在山头之上。 卷幔海云空:收起帘子(帷幔)看海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狂歌:放声大唱。 交情痛饮:指与朋友欢聚畅饮。 佳期:美好的约会。 菊丛:菊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
【注释】 匡庐:庐山。 神踪:仙人的踪迹,指仙人隐居的地方。 先春灵草长,入夜圣灯燃:春天来临的时候,山上生长着茂盛的灵草,夜晚的时候,山中的佛光如同点燃了的圣火一样。 漫忆千株杏,空馀五色烟:我常常怀念那千株盛开的杏花,但如今它们只剩下了五色缭绕的烟雾。 终然脱尘网,来诵绿苔篇:最终还是脱离了尘世的束缚,来到了庐山,诵读那些绿色的苔藓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性的诗作。诗人在庐山游览
跃马却怜当日事,闻鸡忽忆十年时。 思亲梦逐看花剧,去国情添折柳悲。 天远更为招隐赋,路危空咏卜居辞。 上林春色应无恨,谁遣江湖忆钓丝。 注释与解析: - 跃马:骑马奔跑的场景,这里可能暗示诗人的豪迈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 怜:怜悯,感慨之情。 - 当日:指过去的那些岁月,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闻鸡:《诗经·鸡鸣》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注释】: 岸帻(fú)坐清夜:脱下头巾,坐在清凉的夜里。 冥冥:幽暗的样子。 微凉生密竹:微风带来凉爽的气息,吹拂着密集的竹林。 急响:急遽的声响。 衰荷:凋谢的荷花。 即事:眼前的事物。 易成感:容易产生感慨。 会心:领会、领悟的意思。 宁在多:难道是多余的? 怜肮脏:怜惜自己不干净。 客醉且狂歌:醉酒了就放声高歌吧。 赏析: 首联写秋堂夜集时的景致。秋堂夜晚,诗人披头散发地坐在清幽的夜晚中
【注释】 金溪:即金川,在今四川松潘县。石观:石观岩,在金川。绝顶:山峰的顶峰。 龙宫:神话传说中海底宫殿。迥(jiǒng):高远。 藤悬:像藤条挂在山崖上一样。鸟道:像鸟飞过的小路。赊(shē):遥远。 苍崖:指高山的崖壁。秘玉液:指仙人炼丹用的琼浆玉液。 丹壁:指丹炉上的墙壁,丹炉是炼丹的地方。走金蛇:指丹炉里炼出金色的蛇形火精,即金丹。 去似:像去时。寻源客:寻源道士,指寻找炼丹真迹的人。
岁暮集黎惟仁紫芝山房云木自萧疏,何惭大隐居。雨残三径菊,尘满一床书。 注释与译文 此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居住在山房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诗句释义 - 云木自萧疏:形容山房周围树木繁茂,景色优美。 - 何惭大隐居:诗人因身处山林而感到自豪,没有惭愧于自己的隐居生活。 2. 译文 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居住在山房中,四周环绕着繁茂的树木。他感叹大自然的美丽
秋堂夜集听雨 其三 释义:秋天的晚上,诗人在书房中聆听屋外的雨声。他掩上门径,独自坐在池边,看着竹子显得更加清静。药裹逢秋减,意味着药物的功效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减弱。诗篇惬夜评,表示诗歌的内容在夜晚的宁静环境中得到了更好的评价。 注释: 1. “秋堂夜集”: 指的是秋天的晚上,作者邀请友人在书房中聚会。 2. “其三”: 表示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3. “息心聊掩径,池竹澹孤清”: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秋夜听雨的闲适。首二句写秋雨连绵不绝,虚堂中点烛赏玩雨景的情景;颔联以“断”字写出了雨声如织,使人感到秋夜的寒冷;颈联抒发了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凉情怀;尾联写秋日里草木凋零,无人采摘幽兰。 全诗意境清冷而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注释】 山雨晚仍急:山中的雨在晚上仍然下得很急。 粉署:官署。 金樽:酒杯。 悴:憔悴。 百卉:各种花草
燕京感怀(其四)注释: - 尘塞戈铤血未干: 尘土飞扬,戈矛交错,鲜血尚未干涸。 - 龙庭烽火报长安: 皇宫中传来的战报如同龙庭之火一般,传到了长安。 - 拟擒可汗先开幕: 准备捕获可汗,首先举行盛大的开幕式。 - 欲拜嫖姚更筑坛: 想要向嫖姚致敬,再次建立祭坛。 - 青海月明胡马动: 青海上的月亮明亮,远处的胡人马匹开始躁动。 - 黄榆风急皂雕寒: 黄榆树上的风急促,皂雕感到寒冷。 -
【注释】 鸡鸣山:即今安徽芜湖县东南的鸡笼山。因山顶有鸡鸣寺而得名。寺在山上,故称鸡鸣山。 斋:僧道居住之所。 林残雪明:树林中残留着一地的积雪,月光下显得分外明亮。 客听:客人倾听。指清幽的自然环境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烦忧。 江海动离情:江海之声触动了离别之情。 罢磬栖禽起:寺院中的僧人结束了一天的诵经活动,鸟儿开始归巢。 无生如可学: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短暂而短暂的,如同水中月镜中花
诗句释义: 清源山房是晋江石申卿的雅居,他在林壑中寄情山水,高斋里常常宁静安详。 看到白鹤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动,我仿佛看到了梦中的蝴蝶,醒来时却感到茫然无措。 洞中有大罗仙客,山上藏有小酉仙人的藏书。 请你告诉我这些风景,如何比得上唐明皇的余晖? 译文: 石申卿在清源山房隐居,他喜欢在树林和山壑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他经常在自己的书房里静静地坐着,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有一天
清源山房为晋江石申卿 清源山房是诗人在晋江的一座山房。 山气日氤氲,冥心谢世氛。 山上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冥冥之中,诗人放下了世俗的纷扰。 新成子虚赋,闲著太玄文。 刚刚完成了《庄子》中的《逍遥游》,闲情逸致地写下了《老子指归》。 松静鹤归晚,山空鸾啸闻。 松树静静地站着,归巢的仙鹤已经晚了;山林空荡,鸾鸟的鸣叫声传来。 超然不可企,遥睇东山云。 诗人超然物外,遥望着东山的云彩。 赏析:
【注释】 ①胥江:古时指长江下游。 ②鸣榔晓涨后:鸣榔,古代一种乐器,用贝壳或金属制成,敲起来声音洪亮,有节奏。涨,指涨潮。晓,天明,早晨。 ③挂席水云乡:挂席,船帆高挂。水云乡,指水上云气缭绕的故乡。 ④树绕江流曲:树绕,树木环绕着江流。 ⑤天随客路长:天,指天空,天也随着客人的行程而延长。 ⑥怀铅惭适洛:怀铅,怀抱铅制的钱袋,表示囊中羞涩。适,到。洛,洛阳,古称阳翟,为九朝古都,这里代指洛阳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在越台登眺时的景象。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越台枕郊郭,吟眺喜逢秋。 注释:越台位于郊外的城墙之上,诗人在这里吟诵、眺望,非常高兴地迎来了秋天。 2. 山向庾关断,江从郁水流。 注释:山峰朝向庾岭关隘断开,江水从郁郁葱葱的地方流淌。 3. 菊湖荒藓没,花坞夕阳愁。 注释:荒芜的菊花湖泊被覆盖着苔藓,花圃中的小山丘在夕阳下显得有些忧愁。 4. 极目鸿图外,苍苍云树浮。 注释
秋日越台登眺 南国新秋至,凭高忆所欢。 欲裁芳杜曲,遥寄碧云端。 【注释】 (1)南国:指中国南方。 (2)新秋:指初秋时节。 (3)凭高:站在高处。 (4)忆所欢:怀念曾经的欢乐。 (5)杜曲: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有杜康造酒的传说。 (6)遥寄:寄给远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越台远眺的情景。首联点明时间地点,“新秋”二字,写出了时序和天气。颔联“欲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