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壑肃阴阴,幽居讵可寻。
松筠阅世古,鸡犬隔云深。
尘满床头易,风鸣壁上琴。
知为苍生出,那能甘陆沉。

【注释】

清源:山名。晋江县的石申卿曾建“清源别墅”于山中。别墅:指清源山房。

幽居:隐居之所。讵(jù):岂。

松筠(yún):松树和竹子。阅世古:经世事而见沧桑。

鸡犬:家禽家畜。隔云深:隐于深山之中。

尘满:灰尘满地。床头易:枕头上容易积灰。

风鸣:风吹琴弦,发出声音。壁琴:指壁上挂的琴。

知为苍生出:知道是为了苍生而隐居。

陆沉:比喻隐居不仕。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在清源山房隐居生活的情趣。

首联“洞壑肃阴阴,幽居讵可寻。”写山房四周的幽静。诗人用笔极轻淡,却能写出山房周围的环境之幽雅。“洞壑肃阴阴”,点出山房四周的环境是山中的幽谷、深壑,一片寂静,只有山风呼啸而过。“幽居讵可寻”,说明山房的幽静是难以寻觅的。

颔联“松筠阅世古,鸡犬隔云深。”写山房周围景物的特点。“松筠”两句,既写景,又含哲理,以物言志,表明诗人虽隐居在山水之间,但并不脱离社会、不忘记世事,而是对世事洞明,超然世外;“鸡犬”,即鸡与狗,这里借指农家生活,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愿望。“隔云深”三字,不仅写出了诗人居处的隐蔽,而且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尘满床头易,风鸣壁上琴。”写诗人的生活状态。“尘满”三字,描绘了诗人生活起居之简陋,甚至床头都堆满了灰尘。“风鸣”三字,则描绘了诗人在风声中吟咏琴声的情景,表现诗人在大自然中怡然自得的心情。这两句通过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来反映诗人的生活情趣。

尾联“知为苍生出,那能甘陆沉。”是说诗人虽然已经隐居山林,但仍心系百姓,不能甘心情愿地过着消极避世的生活。“知为苍生出”,表明诗人之所以隐居山林,是因为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陆沉”二字,既指诗人自己,又指被压迫的百姓,意谓诗人不愿意像他们一样,被沉沦于水底。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也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关心民生的高尚品质。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脱俗,表现了一位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