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祖
【注释】 虏退:指战争结束。沙场:战场。洗战斑:洗去战场上的血迹。谁家上望夫山:哪个人家不上望夫山?上望夫山,是希望丈夫从军归来的意思。迤逦:曲折延绵。春无赖:春天顽皮可爱。杨柳枝垂人未还:柳树枝条垂下,而人还没有回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前两句写战争胜利后,妻子们思念丈夫,盼望他们早日凯旋。第三四句写妻子们在江边翘首远望,期盼丈夫早日归来的情景。最后两句是妻子们的怨恨,她们说
重过惠泉 何事笑痴儿,看山秋正宜。 三年三到寺,一度一题诗。 蜗篆避书壁,松钗落砚池。 夜寒砧杵动,归思鬓先知。 注释: 1. 何事笑痴儿:为什么还要笑我这个傻子? 2. 看山秋正宜:秋天看山最为适宜。 3. 三年三到寺:三年里三次来到寺庙。 4. 一度一题诗:每度过一天就题一首诗。 5. 蜗篆:蜗牛爬在壁上留下的圆形痕迹。 6. 松钗:松树上的针形小叶。 7. 砧杵:古代舂米的工具
海门 微光动海门,色界一层新。 玄雾横金阙,丹英吐玉津。 长疑浴日处,上有饮霞人。 顷刻晨烟合,纷纷乱野尘。 译文: 海门:即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境。 微光动海门:微弱的光线照亮了海门。 色界一层新:天界的层次又增添了一层。 玄雾横金阙:黑色的浓雾横亘在金色的宫殿之上。 丹英吐玉津:红色如同玉石一样的花朵绽放在琼浆玉液之中。 长疑浴日处:长久以来,我怀疑这里就是沐浴着阳光的地方。 上有饮霞人
司业闲居处,门前烟树低。 见山怀旧隐,抚壁试新题。 燕语花初落,蜂衙日自西。 一年春事毕,又见子规啼。
何事笑痴儿,看山秋正宜。 三年三到寺,一度一题诗。 蜗篆避书壁,松钗落砚池。 夜寒砧杵动,归思鬓先知。
虏退沙场洗战斑,谁家不上望夫山。 江边迤逦春无赖,杨柳枝垂人未还。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闲。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陈淳祖,字道初,一字唯道,号卓山,瑞安(今属浙江)人。 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 历知钱塘县、提辖榷货务、通判徽州。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知南康军。 景定元年(一二六○)除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兼权侍右郎官。 出提举两浙西路常平(《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兼知安吉州。 度宗咸淳中迁福建路提点刑狱(民国《福建通志》金石一一)。 召为吏部郎官,迁司农少卿兼左司,以忤贾似道罢。 久之
陈淳祖,字道初,一字唯道,号卓山,瑞安(今属浙江)人。 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 历知钱塘县、提辖榷货务、通判徽州。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知南康军。 景定元年(一二六○)除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兼权侍右郎官。 出提举两浙西路常平(《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兼知安吉州。 度宗咸淳中迁福建路提点刑狱(民国《福建通志》金石一一)。 召为吏部郎官,迁司农少卿兼左司,以忤贾似道罢。 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