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注】1. 南华:指《庄子》中的《逍遥游》,2. 分外何求毫末加:意谓除此以外,别无所求。 弃抛俗事读南华(注释) 舍弃世俗的事情来阅读《庄子》(的《逍遥游》),除了这个没有更多的要求。(注释) 分外何求毫末加:除此以外,别无所求。(注释) 起踏花阴穿曲坞(注释) 开始踏上花影摇曳的花阴,穿过曲折的小山坞。(注释) 还看凫影点平砂(注释) 回头看着野鸭在平静的沙滩上留下的影子。(注释)
【译文】 听到孙子的好消息,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家中的花草树木都得到了滋养,新栽的芝兰茁壮成长。 锦衣绣服是祖父生前的遗物,典籍书籍保存着旧时的学问。 我好继续修习唐人的诗书,传唤儿孙在庭院中嬉戏玩耍。 注释:得报添曾孙志喜:听到孙子的消息非常高兴。天恩叨沐八旬馀:感谢上天赐予八十年的美好时光。闻报曾孙乍起予:听到消息后,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花木涵濡甘㴻润:家中的花木得到了充足的滋润
注释: 1. 人从圃里觅闲人,我向闲中觅我真 2. 日入虚亭通北牖,树依短壁结西邻 3. 但看树色扶疏影,便议春情点缀匀 4. 不论岁寒还岁暖,一春过了又逢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真我的过程。首句“人从圃里觅闲人”,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第二句“我向闲中觅我真”则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追求。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第五
【注释】 堪舆:堪舆,指堪舆家,古代迷信认为风水与人的吉凶寿夭有关。刘纶甫:即刘因,南宋诗人、词人。庐:指隐居的地方,此处指山居的住所。 【赏析】 《赠别堪舆刘纶甫》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在朋友离别时的心情。诗中描绘了刘纶甫的山居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首联“胸里何尘不扫除,天涯到处适吾庐。”表达了刘纶甫胸怀宽广
寄李卜大 世界无情恶浪浑,瞻天愁绪不堪论。 荔园白板扉常掩,竹坞青萝蔓自翻。 幸得开霾舒霁日,可无挥麈狎清言。 渐从花底芟芜径,翘俟班荆话一尊。 注释: 1. 世界无情恶浪浑:世界无情,恶浪翻滚,形容世道艰难险恶。 2. 瞻天愁绪不堪论:仰望天空,忧愁的思绪难以表达。 3. 荔园白板扉常掩:荔枝园的白色门扉常常紧闭。 4. 竹坞青萝蔓自翻:竹林中的青藤自然地攀爬。 5. 幸得开霾舒霁日:幸运的是
注释: 七十馀年六月期:指七十多岁的生日。 每逢此日辄生疑:每到生日时都感到疑惑,因为生日已过了。 数椽亭就闲抛掷:意思是把几间房子搭建成亭子,闲暇时随意地放置。 三尺蓑成久未披:意思是已经做了三尺长的蓑衣,但很久没有穿着它。 蛱蝶飞飞难入梦:蝴蝶飞舞的翅膀在梦中难以捕捉。 鸥凫泛泛欲依谁:野鸭和海鸥在水上漂浮,想要依靠谁呢?泛泛:漂浮的样子。 昨非虽觉非犹甚:虽然知道自己过去的错误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首联“问视频”三字点明时令,写自己四十年前的拜父遗像的情景。颔联“堂前今拜舞斑人”写自己现在拜父遗像的情形。颈联由“子职”生发,说父亲生前为官时有德政,自己虽为七朝臣,但愧无俸禄养亲;父亲去世后,皇帝下诏褒扬其政绩,子孙得以承袭其爵位。尾联写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说自己在祭祀的时候想到父亲,感到十分惆怅。 【答案】 译文:四十年前我曾在父亲遗像前行礼如仪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去年不到垄邱前,江上又逢拜扫天。 - “去年”指的是上一年,“不到垄邱前”表示去年这个时候没有到田埂上扫墓,“垄邱”指田埂或坟墓前的空地。 - “江上”可能指的是江河之上的某个地点,如江边,“又逢拜扫”意为再次遇到扫墓这一传统习俗。 - 整句表达的是今年又到了清明时节,人们会到江上扫墓祭祖的情景。 2. 花落花开春事急,帆来帆去客怀牵。 -
梁毓丽五舅话旧 四十馀年覕眼抛,几回夜月忆知交。 注释: - 覕(jué)眼:形容眼睛老态。 - 夜月:指月亮之夜。 - 知交:朋友、好友。 译文: 已经过了四十多年没有见面,每当夜晚看到月亮就想起老朋友。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诗句描述了与老朋友的思念之情,译文则是对诗句的翻译。 梁毓丽五舅话旧 班荆堪笑双蓬鬓,薄暮低徊一水抛。 注释: - 班荆:古代的一种礼节,即席地而坐
侍经筵 趋朝日日聚群英,三老班联集五更。 奎壁光扬辉帝座,典坟秘阐焕离明。 既资讲席敷文考,定酌端流净甲兵。 宴颊酣馀歌起喜,欢腾阊阖醉春莺。 注释: 侍经筵:侍奉皇帝的书房,也指为朝廷效力。 趋朝:早晨上朝。 三老班:古代的一种官名。 奎壁: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南斗、魁星)。 典坟:指儒家经典和《史记》等史籍。 讲席:讲课的地方,这里指宫廷讲学场所。 阊阖:神话传说中天门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