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归田十首 天边缥缈耀红轮,引望宁无感恋频。 祇以伐檀惭潦倒,遂凭丛桂隔炎尘。 门前流水应归我,陇上闲云岂属人。 耕凿犹然歌帝力,行藏总是主恩身。 注释: 1. 天边:天空的尽头。 2. 缥缈:形容烟雾缭绕、隐约可见的样子。 3. 耀红轮:照亮了红色的月亮。 4. 引望:眺望远方。 5. 宁无:怎能没有。 6. 伐檀(dān):指砍伐树木。 7. 惭:惭愧,羞耻。 8. 丛桂(gu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我将逐一解析诗句,并附上译文、注释和赏析。 1. 最是快心月一轮,几回见月忆归频。 - 注释:最令人开心的是圆月,多次见到月亮就思念回家。 - 赏析:这里的“最是快心月一轮”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欣赏,月亮的圆满和明亮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而“几回见月忆归频”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每当看到月亮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想念家人。 2. 聊凭一曲良坑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注释 1. 登无量寺 - 登上寺庙,即登上了无量寺。 2. 青嶂如屏展画图 - 青色的山峰如同屏风一样展开,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 3. 沿涯认塔径盘纡 -沿着山崖寻找通向佛塔的路,曲折蜿蜒。 4. 放开眼界随云豁 -放开心胸,随着云彩一起开阔。 5. 拨尽烦襟与梵俱 -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开,连同佛教音乐一起。 6.
注释: 1. 人间何必恋雕轮,得失那知宠辱频。 - “人间何必恋雕轮”:意思是人世间何必留恋那些豪华的车辆和马车呢?“雕轮”指的是华丽的马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与超然。 - “得失那知宠辱频”:意思是得失(即荣辱)那能知道是频繁出现的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2. 手板已辞三院长,脚头不滚九衢尘。 - “手板已辞三院长”
全州舟行 倦羽思林愿不违,秋容已觉紫烟飞。 几湾流水浮舟稳,一片轻帆挂月辉。 山圃应知薯芋熟,江门料得蟹鲈肥。 庭前三五儿童望,客子计程且晚归。 注释: 1. 倦羽思林愿不违,秋容已觉紫烟飞。 2. 几湾流水浮舟稳,一片轻帆挂月辉。 3. 山圃应知薯芋熟,江门料得蟹鲈肥。 4. 庭前三五儿童望,客子计程且晚归。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全州舟行途中所见所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阳朔是桂林的古称,位于广西东北部。晚霞映照下,山石苍翠,河水碧绿,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四面巍峨石是山,半分翠色半江湾。 山石高耸入云霄,一半被青山环绕,一半被江水围绕。 舟从返照沙边系,鸟带斜阳树里还。 船儿在夕阳的余晖中停泊在沙洲旁,鸟儿带着斜阳飞回树林深处。 望眼每穷峰巅外,快心只在水云间。 放眼望去,尽是峰峦连绵不绝;心情愉快,只在水云之间。 相将故里无多路,好与凫鸥共等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田之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朋友和生活哲理的感悟。 每耽小睡思藤轮:每当我小睡时,总想念着那藤轮。 况值秋声入户频:何况这秋声常常入我耳中,使我难以入睡。 彭泽归来依绿柳:我自彭泽归来,依偎在绿柳之下。 野堂飞不到红尘:我在野堂中漫步,却无法到达那繁华的尘世。 问谁许我为知己:我向谁询问,谁能成为我的知己? 除却明农是故人:除了那些明白事理的人,他们才是我的老朋友。
马头山晚泊似景韵 一叶乘流渐以东,临流归兴更无穷。 翛然马迹车尘外,莞尔山情水意中。 泛棹随波秋夜月,穿帘到枕蓼花风。 家乡望处飞云渺,傍岸歌声闹客蓬。 注释: 1. 一叶乘流渐以东:意思是小船在水面上行驶,渐渐向西驶去。 2. 临流归兴更无穷:意思是在河边的船上,我产生了无尽的归乡之情。 3. 翛然马迹车尘外:意思是我仿佛置身于马迹和车尘之外,超脱尘世。 4. 莞尔山情水意中
【解析】 此诗为归田十首之九。全诗前四句写归途情景,后六句写归田生活。 “拟学尊生老斫轮”,意思是想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归园田居,想要像他那样在园内砍树种菜,享受田园生活。 “归途喜听马蹄频”,意思是归途中喜欢听马的嘶鸣声,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先将草檄移花坞”,意思是先把旧有的文告移栽到花圃中,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早倩松风扫石尘”
归田十首 连街童叟拥蹄轮,别酒三杯祝愿频。携得民情随马足,胜于囊橐闹衢尘。 遥瞻越岭怀乡井,才出安门是野人。驿路长亭闻鸟语,声声如恋倦游身。 注释: 1. 连街童叟拥蹄轮:街上的孩子们和老人围绕着车轮欢送。 2. 别酒三杯祝愿频:离别时喝了三杯酒,祝福频频不绝。 3. 携得民情随马足:带着百姓的心情跟随在马后面。 4. 胜于囊橐闹衢尘:胜过装在口袋里的钱和财物,喧哗于街头。 5. 遥瞻越岭怀乡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