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缥缈耀红轮,引望宁无感恋频。
祇以伐檀惭潦倒,遂凭丛桂隔炎尘。
门前流水应归我,陇上闲云岂属人。
耕凿犹然歌帝力,行藏总是主恩身。
归田十首
天边缥缈耀红轮,引望宁无感恋频。
祇以伐檀惭潦倒,遂凭丛桂隔炎尘。
门前流水应归我,陇上闲云岂属人。
耕凿犹然歌帝力,行藏总是主恩身。
注释:
- 天边:天空的尽头。
- 缥缈:形容烟雾缭绕、隐约可见的样子。
- 耀红轮:照亮了红色的月亮。
- 引望:眺望远方。
- 宁无:怎能没有。
- 伐檀(dān):指砍伐树木。
- 惭:惭愧,羞耻。
- 丛桂(guì):桂花丛生的地方。
- 隔炎尘:隔着炎热的尘埃。
- 门前流水应归我:门前的河水应该流到我这里来。
- 陇上闲云岂属人:陇上的悠闲云彩怎么能归别人所有。
- 耕凿:耕种和打井开垦。
- 帝力:皇帝的力量。
- 行藏:行为与处世的方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的诗。全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第一句“天边缥缈耀红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空景象,天空中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仿佛在闪耀着光芒。这里运用了“飘渺”这一关键词,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引望宁无感恋频”,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他看到天空中明亮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自己过去的生活,心中泛起了一丝感伤之情。这里的“引望”可以理解为远望,也可以理解为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第三句“祇以伐檀惭潦倒,遂凭丛桂隔炎尘”,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因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惭愧,觉得自己曾经是那样的潦倒和不堪。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与那些悠闲自得的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里运用了“伐檀”、“惭潦倒”等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最后两句“门前流水应归我,陇上闲云岂属人”,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期望。他认为门前的小河应该流向自己这里,而陇上的悠闲云彩也应该属于自己。这里的“应归我”、“岂属人”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