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耽小睡思藤轮,况值秋声入户频。
彭泽归来依绿柳,野堂飞不到红尘。
问谁许我为知己,除却明农是故人。
万境都归虚幻里,倘来何物役吾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田之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朋友和生活哲理的感悟。
每耽小睡思藤轮:每当我小睡时,总想念着那藤轮。
况值秋声入户频:何况这秋声常常入我耳中,使我难以入睡。
彭泽归来依绿柳:我自彭泽归来,依偎在绿柳之下。
野堂飞不到红尘:我在野堂中漫步,却无法到达那繁华的尘世。
问谁许我为知己:我向谁询问,谁能成为我的知己?
除却明农是故人:除了那些明白事理的人,他们才是我的老朋友。
万境都归虚幻里:所有的境界都归结为虚幻。
倘来何物役吾身:然而,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藤轮——藤制的车轮。秋声——秋天的声音。彭泽——指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来辞官归隐。绿柳——形容春天的柳树,常绿不凋。野堂——郊外的小屋。红尘——指世俗的世界。明农——即“明农之友”,指那些有见识、懂得道理的人。万境——一切的境界或事物。
赏析:这是一首表现作者晚年归隐生活态度的诗。他既欣赏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又感叹世间名利的虚妄。他渴望与知己朋友共度时光,但又觉得这一切都是虚幻的。整首诗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