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辅
又寻朱考亭张南轩二先生讲堂拜其遗趾洞辟苍崖俗累稀,流风犹在讲堂非。 四箴有石看来旧,万赖无声听欲微。 寒色浅深知节序,野花开落是真机。 偶来揽胜因怀古,山鸟自啼还自飞。 注释:1. 苍崖:深青色的山崖。2. 流风犹在:指朱、张二先生讲授学问时的气息和风范仍在。3. 四箴:指古代儒家学者的言论。4. 万籁:指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虫吟等。5. 寒色:天气寒冷的颜色。6. 山鸟:山上的飞鸟。7. 因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数千里道喜相寻,邵水何如气谊深。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长途跋涉中,与陆周明重逢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体现。"数千里"强调了距离之远,"道喜相寻"描绘了彼此间频繁的联系和相互寻找的情景。"邵水"代指邵阳,是诗人的故乡或常去之地,而"何如"则反问,表达比较之意,暗喻陆周明与诗人之间的友情深厚且难能可贵。 2. 赤汗名驹怜骏足,灵心抽茧重鸡林。
【诗句释义】 二十馀年,赋索居,各天消息隔双鱼:二十年的隐居生活。 风尘易掷青山老,岁月堪怜白发疏:岁月无情,易使青山老去,人却因为白发而更显苍老。 秋影忽来何处雁,霁光疑把故人徐:秋天的景象突然显现,仿佛是来自故人的信笺;晴天的阳光似乎在暗示着故人的到来。 寒潭潦尽烟凝紫,忍负深谈一榻馀:寒潭中的水已经凝结成烟紫色,我不忍心辜负与故人深夜长谈的时光。 【译文】 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同黄饷科小酌水陆洲寺名胜不辞胜具稀,水分山色逗禅扉。人依叔度波光阔,话入宗乘棒喝微。但悟此中无二法,那从他处觅初机。烟洲月渚空人虑,别却山门事转非。 注释:1. 名胜不辞胜具稀:这里是指寺庙的美景和美食都不嫌少。2. 水分山色逗禅扉:这里的“水分”指的是水陆洲的景色如画,而“山色”则是形容山峦的色彩。3. 人依叔度波光阔:这里的“依”是依靠的意思,指人们依靠着宽广的波浪。4. 话入宗乘棒喝微
诗句释义 1 “哭余舅”:指对已故舅舅的哀悼之情,这里的“哭”是动词,表示哀悼的动作。 2. “郎舅居然骨肉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舅舅深厚的感情和亲近感。“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地,而“骨肉敦”则形容舅舅与作者关系亲密。 3. “高怀雅韵洽寒暄”,这句话描述了舅舅的高雅气质和风度。“高怀”表示高远的志向,“雅韵”指的是优雅的气质,“洽寒暄”则表示在各种场合都能得体地应对。 4.
寿吉藩承奉司黄濯阳 高林风动探梅天,紫气缤纷云母巅。 邸第鹤闲眠月隐,梁园橘老带霜妍。 凭将一掬阳和日,占得千秋栎杜年。 天保为君歌一阕,可能携我拍崖肩。 注释: - 高林风动探梅天:形容高耸的树林中梅花飘香,仿佛在风中摇曳。 - 紫气缤纷云母巅:形容紫色的云雾缭绕在山顶,如同云母般绚丽多彩。 - 邸第鹤闲眠月隐:指府邸中的楼阁如鹤一般安静,月光从云层中透露出来。 - 梁园橘老带霜妍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绘岳麓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山环径仄碧层层,指点苔踪快一登。 注释:山环绕着小路,道路狭窄且曲折,四周被绿色植被覆盖,显得层次分明。我沿着小道向上攀登,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2. 犬吠丛林知古刹,云横洞口见幽僧。 注释:听到远处传来狗叫声,知道前面有一座古老的寺庙;看到洞口上方云层横贯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同黄饷科游岳麓观禹王碑谒孔圣庙:与朋友一起游览岳麓山,观看禹王碑,参观孔子庙。 2. 丹枫穿日洒阴层,搜壑寻幽处处登:红枫穿过阳光洒在树荫上,我寻找着幽深的地方,一步步登上山巅。 3. 若悟安心原有偈:如果能够理解“安心”的道理,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4. 谁云游客不如僧:谁说游客不如僧人? 5. 湘流岳峙烟岚幕,幡定风清梵贝灯
冒嵩少公祖见惠佳刻诗扇答谢 光谢星岩剑气横,端溪涛静走鲵鲸。 旌旗又动伊山色,刁斗更闲夜月声。 忽向高楼闻赵倚,遂令危坐耸陈惊。 若非缘假并州旧,那得披云睹太清。 【注释】 1. 冒嵩少公:即冒襄,字伯言,号青门居士。冒襄是冒辟疆的堂兄,冒氏三兄弟中排行最小,为人豪爽、好客,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他与冒辟疆、陈贞慧并称为“冒氏三杰”,与名士侯方域、魏禧、舒位等过从甚密。崇祯三年(1630)
诗句释义 1 "悠悠何物束筋骸,多少非心搅旅怀。":表达了内心的纠结和挣扎,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 2. "读罢蓼莪篇欲废,啼残鸾鸟韵谁喈。":描绘了读书人因忧愁而无法继续阅读,甚至听到鸟鸣都感到悲伤。 3. "孤悬弧矢成虚度,得趣园林尚未谐。":暗示了人生孤独、无助的感觉,以及在美好环境中却无法找到归属感。 4. "傍坞榴花应共笑,乡关回首几重崖。":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