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长
丙辰北来诗第五章 宵鸣篝火弄戕殳,鬼母腥风合野狐。 鹏路九天亏咫尺,蝉丸六月堕锱铢。 无情可告华胥杳,抵死方知倏忽愚。 炼石斩鳌神主事,不知长剑在腰无。 注释与赏析 1. 宵鸣篝火弄戕殳:夜晚在篝火旁玩耍,用弓箭嬉戏。 - 夜鸣篝火:在夜间点燃篝火,增添氛围的浪漫与神秘。 - 弄戕殳:使用弓箭进行游戏或娱乐的活动,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武艺与文化素养。 2. 鬼母腥风合野狐
燕山丁已杂感 老木荒祠碧草斜,鸣蜩多事问官蛙。 江神解佩珠仍杳,汉女还钗玉有瑕。 小草蔓延滋劫火,青藤代树点秋花。 明知不是安龙咒,强向芦丛学画蛇。 注释: 1. 燕山丁己杂感:燕山丁巳年(1267年)所感怀的杂诗。 2. 老木荒祠:指荒芜的祠堂里长满了枯老的树木。 3. 碧草斜:形容碧绿的草丛在斜阳之下显得更加苍凉。 4. 鸣蜩:蝉鸣。 5. 官蛙:即蛙声。 6. 江神解佩
燕山丁已杂感 注释:①丁已是宋代的年号,这里用来表示时间,指诗人在宋朝时期。 ②燕山:今河北省北部地区,位于燕山山脉中段。 ③杂感:多种多样的感受,这里指对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④坟:墓地。新死九男儿:指刚刚去世的九个男孩。 ⑤大眼蓬心:形容眼睛很大、心思很乱的样子。尽可訾:完全不值得批评或责备。 ⑥败耒犊无遵轨识:形容做事没有规矩,没有遵循正确的方法。 ⑦跳波鱼醒出群思
诗句释义 1 北来诗稿第六章:这是一首诗歌,名为“北来诗稿”,是其第六章。 2. 坐领蓬山四五春:意思是在蓬莱山上享受了四五年的春天。 3. 招魂福殿汗神宇:在福殿中召唤鬼魂,使神灵降临。 4. 觞客天厨起鬼兵:在天厨宴请宾客,召唤鬼神助兴。 5. 叩马苦无滨海士:骑马去海边时,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6. 从龙何止后宫臣:参与龙的行列,不仅仅是宫中臣子。 7. 嵩呼万里雷鸣合:在嵩山呼喊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鲸石通灵海气腥,文章谁任祭蜻蜓。 鲸石山是位于今广东阳江市海陵岛附近的一座山,这里被称为“灵山”,据说山神能通灵,所以有“鲸石通灵”之说。这里的“海气腥”形容的是海水的咸味。 旄头野战降枭将,附耳谗言听小星。 旄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旗帜形状,也用来泛指战争。这里的“野战”意味着在野外进行的激烈战斗。枭将指的是狡猾而有野心的将领。 选帝纡尊咨岳牧,尉佗翻案问朝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意,鉴赏作者情感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通过上下意思的关联,抓住诗句中的主要因素来确定答案.“神霄年命大难知”一句,诗人借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来写自己的处境;“九游摇动散兵旗”一句,诗人用典故抒发了被贬谪的悲愤;“自起匡郎本无碍,过劳张许构鸿词”两句,诗人在自述自己的境遇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答案】 译文
诗句逐句解读 1. 北来诗稿第六章 - 注释:这是诗歌的标题部分,"北来"可能指的是某种迁移或者变化。 - 赏析:这部分可能暗示了作者的迁徙或某种生活转变,表达了一种对新环境的适应或反思。 2. 五幡归命八旗降,海宇清平大业张 - 注释:这里的“五幡”和“八旗”是指清朝的制度,而“海宇清平”则表示国家太平无事。 - 赏析:诗人通过这些词汇传达了一种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燕山丁已杂感 反手风云叩帝扃,衣冠误恋旧朝廷。 高台王座留孤月,旧垒残枪殒大星。 乱世歌谣千里草,美人踪迹九秋萍。 词笺散漫兴亡事,戏举群龙组一经。 注释:丁巳是农历的日期,指1940年5月26日,作者在此日写了这首诗。风云指的是当时的政治形势,皇帝被囚禁。衣冠误恋旧朝廷,意思是说,作者曾经在旧朝廷中任职。高台王座留孤月,意思是说,现在的皇帝就像一座高台,而自己则像一只孤独的月亮。旧垒残枪殒大星
明日 笙歌明日送春风,拭泪千丝认画龙。 鸡犬神仙仍恋主,河山惭愧不留侬。 颓唐心眼怜骄子,凉薄肝肠怨老翁。 此去漳台才半月,只嫌乡梦太重重。 译文: 明日将至,笙歌声中迎接温暖的春风。泪水纵横,我仿佛看到了龙的形象。家中的鸡鸭等动物仍然留恋主人,而我却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愧疚,觉得愧对自己的故乡。 我对那些生活得过于骄奢的人感到惋惜
丙辰北来诗第四章 帝秦嚆(huǒ)矢六诸侯,转眼寒盟竹帛羞。 旌节附胶穷喜怒,角宫反叩乱春秋。 画尸雕琢纯欺我,战捷雷鸣小忘牛。 赤县樱花香烂漫,可怜无语付沙鸥。 注释: 1. 帝秦嚆矢: 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箭作为武器,统一全国。 2. 转瞬间:形容时间非常短暂。 3. 寒盟:这里指在寒冷的冬天结下的盟约。 4. 竹帛: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绢布,这里指书面上的盟约。 5. 幡(fān)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