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起
【注释】 夜过西湖:夜行西湖。西湖:杭州的西湖,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鹊巢犹挂三更月:鹊巢,指乌鸦筑巢,这里借指诗人自己。三更月,古人以半夜十二时为三更,故称“三更月”。 渔板惊回一片鸥:渔板,指渔船上的打鱼用具,如木制的拍子、竹竿等。惊,使……受惊。鸥,鸟名,形似鹅,翅膀白色,腹部灰色,嘴黑色。 吟得诗成无笔写:吟,吟诵诗歌;诗,诗篇;吟得诗成,指吟诵完诗;无笔写,指没有纸和笔来记录诗句。
下面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西兴道间 此心只欲与民安,不要人知道有官。 顾得簥来虽是小,买他船去却须宽。 ``` 注释: - 西兴道间:宋代诗人陈起所作的一首诗。 - 此心:指诗人的心。 - 只欲与民安:只想使百姓安宁。 - 不要人知道有官:不让人知道有官职。 - 顾得簥来:顾得上(簥来)。 - 虽是:即使。 - 买他船:买别人的船。 - 却须宽:却需要宽裕。 译文:
注释: 湖上曲:泛指在湖边的曲调,此处可能指的是江南水乡的民歌或乐曲。 秋千索外阑干侧:秋千索是挂在栏杆上的绳索,阑干即栏杆。这里指的是坐在秋千上的人们,他们的身体侧着,似乎在欣赏周围的景色。 一曲凝云花影直:一曲指音乐的节奏,凝云指将天空中的云彩凝聚成一幅图画,花影直指花朵的影子直接投射在地面上。这里的“直”可能是形容花影清晰可见。 玉瓶风暖醉忘归:玉瓶指装有美酒的瓶子,风暖指风很温暖
【解析】 “歌吹萧条灯火稀”一句,描写了雨中的景象:歌吹声渐远、灯火稀疏。“况逢连夕雨垂垂”一句,进一步描绘出雨的连绵不断:夜深时雨还在下。“黄堂景色非街市,应对山棚赋好诗”两句是说自己虽身处皇宫的内室,但心中所想的还是那些在野外搭起棚子欢度佳节的人们,于是吟咏出一首好的诗。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景抒情,表达了对民间节日气氛的喜爱。 【答案】 示例: 译文: 歌吹声渐渐稀疏,灯火也变得稀少了
【注释】: 元夕雨中偶成四绝奉寄东斋:元朝的元宵节,因天降大雨而作此诗以赠给友人。车驾:指皇帝的车驾。享孟春:祭祀初春。月收梅影可愁人:《唐·白居易·早春》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句。 雨师:即雨水之神。闲歌舞:在雨中唱歌跳舞。预向天街洒暗尘:指下雨时,人们纷纷躲避,尘土飞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朝的元宵节,因天降大雨而作此诗以赠给友人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雨中农村景象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雨后的田野,后两句借物喻人,表达对农民丰年丰收的美好祝愿。 浪子归去抱愁眠(译文) 浪子回到家里,抱着愁绪入睡。孤负霜蛾与孟蝉(注释) 指辜负了秋天的景色,因为霜蛾、孟蝉都是秋天的代表意象。润泽翻为田父喜(译文) 滋润的土地翻耕起来,使田中的农夫高兴。红灯带雨卜丰年(译文) 红色的灯笼被雨打得摇摇晃晃,好像在占卜今年的丰收。 【答案】
注释:喝完酒后寻找花景经过断桥,虽然跌跌撞撞仍然强扯衣服。 可怜我醉酒的双眼没有分别,却把旁边的柳树折断折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饮酒后的失态和对美事物的欣赏之情。诗人在饮酒后,找到了美丽的花景,但因为喝醉了酒,他显得有些失态。他试图站起来,但摔倒了,所以他不得不再次拉起自己的衣服。他的酒醉的双眼没有看到任何不同的事物,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身边的柳树上
【注释】 唤渡:指在江边招船过河。一帆:一只船帆。西陵:地名,这里指长江边的山陵。天正寒时:天气寒冷的时候。冰欲:即“欲冰”,将要结冰。平潮:平静的水面。心地自平:心里想事情平和。自险:自己感到危险。觚棱:古代建筑的檐角,此处借指宫殿或朝廷。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诗人以送别为题,抒发了对友人即将远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一句写景,诗人在江边招船过河,只见一叶白帆,又已过了西陵,此时已是初冬
【注释】: 元夕雨中偶成:元日的夜晚下雨,雨中偶尔有片云飘动。 奉寄东斋:把这首诗写下来献给东斋主人。 【译文】: 刚刚出现一片白云,月亮就隐没了光辉,烟雾缭绕在夜空中,和雨水交融在一起。 生病之后,心情懒散,懒得喝酒了,看着儿子们去官署游玩。 赏析: 《元夕雨中偶成》是一首七律绝句,表达了作者在雨后元夕之夜,偶遇一场小雪,又见一轮明月升起时的所见所感。诗的前两句写月、云、烟、雨四时俱备
【注释】 分得:得到,占有。春禽:春天的鸟。效香奁体:模仿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应:回答。转:转动,摇曳。花梢:树枝尖端的花蕾。浓绿:浓密的树叶。襟韵:胸怀中的情趣和意趣。逢迎:迎合。风脉脉:指春风拂面。脉脉:形容情意绵绵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暮春三月,时值柳絮飘飞,百花盛开之际,诗人独居山寺,心绪不宁,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写柳絮随风飘荡,仿佛是春天在向人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