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溶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词作豪放激昂,充满爱国激情,被誉为“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是他在晚年退居带湖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洛阳的深深眷恋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首句:秀色盈春野。怪觞筹、经旬不动,禾兴城下。 - “秀色”指美丽的景色。“盈春野”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田野。“怪”字在这里表示惊讶,因为通常饮酒时会很快举杯畅饮
摸鱼儿·济武见访示一词次韵奉答 词牌名:摸鱼儿 解尘羁,天容聱叟,年来馀少清思。书奁药架勤收拾,错愕隙驹方驶。吾倦矣。拚冷落交游,孤坐谈秋水。五湖阴里。忽露宿鵁鶄,风翻芦荻,相助挽征袂。 注释:解开尘世的束缚,就像天空中的老人一样,这些年来我很少感到清新的思考。我把书和药放在书箱和药箱里,经常整理它们。我惊讶于时间的飞逝,就像一匹快马正在奔驰。我已经厌倦了世俗的交往,独自坐着,谈论着秋天的流水
玉塞秋无主。近重阳、月斜帘幕,黄花半吐。列戟西风高楼上,空说雄心似虎。欹客枕、鼕鼕戍鼓。渌水画桥枫未落,料南鸿、那解相思苦。呼酒伴,唱金缕。 译文: 秋风萧瑟的边塞,没有人看守,临近重阳节时,月亮已经斜挂在窗帘上,只有几朵花微微地露出。在西风吹过的高楼之上,人们只能空谈雄心壮志如同猛虎一般。士兵们在军营中枕着鼓声入眠,而守卫边疆的人们却只能在梦中听到阵阵战鼓。 平生岁月成尘土。任颠狂、秦娥赵女
【注释】 1. 平林阔:宽广的林地。 2. 骑森森:马儿长鬃茂密的样子。 3. 银枪玉帐:形容军营华丽壮观。 4. 英物:英才,杰出的人才。 5. 芒鞋太辛苦:意谓出家为僧,穿草鞋,生活很清苦。 6. 刁斗外:指军营之外。刁斗是古代军用的一种器具,形如斗,用来报时和警醒士兵。 7. 群鸦啼绝:指军营里乌鸦叫声断绝,说明天已大亮。 8. 桑干:山名,即今山西大同市附近的桑乾河。 9. 飞动意
笑折垂杨去。问当年、升平佚事,唐堤宋渚。春老沧州踏歌散,芳序醉红犹舞。便洗尽、苍生灰土。留取笏床香草畔,向斜晖、傲睨高前古。潇洒意,合相许。 注释:笑着折断了垂杨柳离去。询问那年月呢? 当年太平盛世的事情,像唐朝的堤岸和宋朝的湖泊。 春天已经过去,沧州的人们还在唱歌跳舞。但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只剩下了那些被人们遗忘的尘土。 保留下笏板作为枕头,让花草在傍晚时分散发出芳香。
注释: 闽徼归休,晒阮家裤,送韩子穷。忽痂盛腐血,莫骑尻马,毒连枯髀,空老尸虫。细检方书,膏梁酿患,藜苋何为不见容。支离态,久年辞壁观,昼恋衾浓。 五金八石难攻。类阉尹潜居省闼中。暂罗襦罢解,邯郸有恨,曲尘驱散,风月无功。病鬼痴愚,贵人回避,偏嗜林家鹤发翁。休勤疗,倩麻姑爬痒,山友扶筇。 赏析: 《沁园春·病痔自嘲》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全词通过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解析】 (1)“拥油幢、荆州部曲,布袍依旧”:形容会稽人穿着布衣的旧样子。“荆州部曲”指东汉末年刘表治下荆州的部下,后用来泛称地方军阀的军队。 (2)“芍药栏边老供奉,闲却裁云妙手”:指王献之,东晋书法家。 (3)“海畔扁舟成独往,定中宵、对月思良友。写别怨,短亭柳”:用“江上孤舟”“对明月”,表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凄婉之情。“短亭柳”即《离思五首》中的“一鞭清秋落照里。半篙碧水通潮来
注释: 1. 三吴野(wú):指苏州一带。三吴:这里泛指江南地区。野:原野,乡村。 2. 虬蟠(qióng pán):盘曲的龙,形容山势或树木盘旋屈曲的样子。 3. 紫茸飘下:紫色的草花纷纷落下。 4. 窜入名园:指藤萝攀附到名园中。 5. 苍松可嫁:意喻自己像苍翠的松树一样坚强不屈。 6. 深轩如画:深而宽广的厅堂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7. 山中高眠去:在高山之中安息。 8. 抽梢
【注释】 玉宇:指京城。秋如水:秋天景色如同清澈的水波一般。离恨:离别的愁绪。雁筝频倚:频频依着秋日的雁声弹奏。落日马蹄穷塞主:落日时分,骑着马赶路到了边塞。白发一肩行李:满头白发,背负着行囊。铜柱北、曾经脱屣:曾于铜柱之北脱下鞋袜。风旗沙柳外:在风吹动的旗帜和杨柳之外。对磨崖、片石挥毫起:面对摩崖石刻,挥笔书写起来。呼屈宋,且休矣:呼唤屈原、宋玉,暂且不要写了。 【赏析】 词人以高亢激昂的心情
【解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写景词,通过咏物抒情来抒发作者对友人王质的怀念之情。上片“变柔花”三句,借咏梅花,点名题意,为全词奠定抒情基调。起首两句,以“变柔花”比喻梅花,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在朱栏的映衬下,更显得玲珑娇美。“粟玉纤环”一句,以“粟玉”喻梅之萼,以“纤环”喻梅之花,形容其形如玉环,色如珍珠,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娇小浑不胜风”一句,写梅花虽娇小却不畏风霜。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