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溶
【诗句解读与翻译】冻掩云扉知几曲,山满檐牙,幻作玲珑玉。剪尽芭蕉前度绿,衔花鹤梦谁能续。浮云往事伤幽独,万里关河,苦语销银烛。野鹿自无钟鼎福,此生只合林中宿。 译文: 被冰雪覆盖的云门隐约可见几曲折,满屋山峦似玉石堆积般排列。剪去窗前的芭蕉,却只能留下一片片枯黄,曾经的鹤梦还能继续吗?往事如浮云般忧伤孤独难耐,万里长河隔断了思念,只有蜡烛在燃烧,发出微弱的光芒。野鹿没有钟鼎般的福气
醉春风有怀 歌馆留残醉,丽句揉花碎。当年百种说风流,易,易,易。一路鸣蛩,半窗斜月,便成憔悴。 注释:在歌舞厅里喝得大醉,把美丽的诗句揉成碎片。回想当年,人们谈论风流的诗词,真是多到数不清。一路上听着蟋蟀的声音,半扇窗户上挂着斜斜的月亮,我不禁感到有些憔悴。 赏析:诗人在歌馆中饮酒至醉,将美好的诗句揉碎,感叹过去人们谈论风流的诗词之多,以至于路上传来蟋蟀的叫声,半扇窗户上挂着斜斜的月亮
注释: 象拍何须歌艳句,又烧烛、红窗暮。叹今古、韶华留不住。花落也、催归去。叶落也、催归去。 象拍何须歌艳句,意思是说,象拍着翅膀歌唱艳丽的诗句有什么意义?又烧烛、红窗暮。叹今古、韶华留不住。花落也、催归去。叶落也、催归去。 失意多因杯酒误,辜负春无数。只楼外、江山成客路。鸿断也、书来处。云断也、愁来处。 失意多因杯酒误,意思是说,因为饮酒而失去了许多机会,辜负了春天的美景。只楼外、江山成客路
《苏幕遮·中秋无月》,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该词上片描写了作者回忆在丹桂丛中饮酒赏月的情景,下片则表达了词人想要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宫,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的无奈与悲愤情怀。这首词上下片二、四、六、八句用叠韵,仅首字相异,形成一种特殊的回环的音韵美,读来如口含珠玉,悦耳动听。 诗词原文: 叶声繁,鸿信断。懊恨孤眠,时序频频换。桂子平分秋一半。银汉空明,午夜褰帘看。 短箫边,双杵畔。玉殿依稀
注释: 江城子·雪夜 谁移蜡信破春枝。剪成丝,瑞难知。冻逼罗衾,香阁费禁持。欲觅胭脂相衬好,留不到,杏花时。 打窗连曙响参差。酒盈卮,付歌儿。湿透重裘,前梦耐寻思。几度关山驴背苦,归纵美,已嫌迟。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一个雪夜中的所见所感。上片写雪后的景象和感受;下片则写酒宴上的所见所感。全词意境清新,语言流畅
【注释】 (1)宿酝红凝:隔夜的酒,已经凝结成红色。 (2)新篝绿剪:新的蜡烛,绿色的烛台。 (3)柔肠全为双蛾转:柔肠指内心的柔情,全被双蛾牵动。双蛾,即蛾眉,这里指代美女的眉毛。 (4)最难调护是轻寒:最难调护,最难以护理。轻寒是指初春的微冷天气。 (5)帘旌斜带杨丝卷:帘旌,指窗帘上的绣有飞禽走兽图案的旗帜。 (6)宫额栖鸾,仙娥舞燕:宫额,皇宫的屋脊上装饰着的凤凰和仙鹤。栖鸾
《临江仙·甲寅中秋同吴瑶如园次香为痛饮》是明代诗人曹溶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中秋佳节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高柳忽催明月出:这里“高柳”可能是指高大的柳树,它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忽催”意味着柳树仿佛有意引导,催促月亮升起。“明月出”描绘了月圆夜的美好景象。 - 生公呼上湖船:这里的“生公”可能是一位僧人或智者
注释: 楼上忽然惊,灯影已歇,吴侬(江南人)不重馀宵。银蟾(月亮)静看十分娇。酒星还作伴,相赠彩云高。 不要谈论京城洛阳的事情,山中毕竟风骚。秋娘为我吮霜毫。去留无限恨,倦鹊起僧寮。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与朋友共饮后写的,表达了他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楼上忽惊灯影歇,吴侬不重馀宵”,描述了诗人饮酒作乐的场景。楼上突然熄灭了灯光,而吴侬(江南人)却不在意,继续欢饮
【注释】 1. 绣陌:指京城的官道。 2. 燕子初来,便觉寒无力:意谓春燕刚到就感到寒冷。 3. 倚玉楼:在楼上凭栏而立,这里泛指在高处远望。 4. 桃夭:即《诗经·周南·桃夭》篇,写新娘美丽,用“桃之夭夭”比喻她。 5. 暖客:使人感到温暖。 6. 曲曲江边:曲折的水岸边,指汴河。 7. 卖饧天气:指天将晚时卖糖食的时候。 8. 重见忆:再次看到时怀念。 9. 曾吹笛:曾经吹过笛子。 【赏析】
诗句输出: ``` 新绿到芭蕉,汀洲上浅潮。倦来时、难过溪桥。几尺钱塘门外路,晴不定,雨连宵。客影任飘飖,罗裙瘦满腰。携残酒、重买双桡。纵使藕花开遍了,人去后,也萧萧。 ``` 译文输出: 春天的新绿色覆盖着芭蕉,小溪上的潮水渐渐上涨。疲倦的时候,走过溪边的桥会感到困难。只有几尺的路在钱塘门外,天气晴朗但总是不确定,雨下个不停。我的身影随风飘荡,我的衣裙因为消瘦而显得宽松。我带着酒意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