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
注释:在荒亭上独立,数过飞鸟的帆影;横穿树林的地方,可见到苍茫的海湾。因此知道,那些不入豪门贵族眼的人,会送给他们像飞鸟和海鸥一样自在地生活。 赏析:此诗以“晚望”为题,写的是一幅晚景图。诗人在荒亭上独立,望着飞鸟的帆影,横穿树林的地方,可以看见海湾。他感叹自己不被豪门贵族所重视,而要像飞鸟、海鸥一样自在地生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注释】 端明汪公挽章二首:为悼念已故的端明阁学士、左仆射汪藻而作。 异时忧世士,太息恨才难:将来忧虑天下的有才能的人(忧世士),不禁叹息,感叹自己有才而不能施展(恨才难)。 每见公身健,犹令我意宽:每当看见你的身躯强健,我的心情也感到舒畅(身健),还使我的忧愁得到宽慰(意宽)。 雕零竟何极,回复岂无端:国家的衰败,究竟还有没有尽头?恢复的希望,难道就没有一点希望吗? 此理终难解,天风大隧寒
彤管传遗范,形容欲付谁。 初年柏舟赋,晚岁艾轩诗。 金赤墀,莆中称寿母,不独蔡三司。 诗句释义: - 彤管传遗范:彤管指的是古代用以传递信息的红色竹简或木简,这里指代文化、知识和传统。“传遗范”意味着传承和保留文化遗产和教育。 - 形容欲付谁:形容可能是指描绘或者描述人物形象,而“付谁”则表达了一种不确定性,即这种描述或描绘的对象是谁。 - 初年柏舟赋,晚岁艾轩诗
端明汪公挽章二首 四海膺门峻,亲承二纪中。 论交从父祖,受教自儿童。 山岳千寻上,江河万折东。 微言藏肺腑,欲吐与谁同。 注释: 1. 四海:指天下。膺:承受。 2. 亲承二纪中:指亲身经历了二十个春秋。 3. 论交(qǐng):结交朋友。从:听从。父祖:祖父辈。 4. 受教:受到教诲。自:从。 5. 山岳千寻上:比喻地位崇高、权力大。万折东:形容江河曲折向东流去。 6. 微言:精深的道理
【注释】 陈能之少卿:即陈能之,宋代诗人。少卿:官职名。 二父官曹接:二个父亲在曹州做官,我前去拜访他们。 诸郎砚席通:各位公子经常来我这里坐客、谈天说地。 流年何鼎鼎:时间流逝,像什么一样快。流年,指光阴、时间,也指逝去的时光。 见日每匆匆:每天见面都是匆匆忙忙的。见,动词,看望。 马走谁怜我:骑马的人谁会怜悯我? 麟书近得公:麒麟的书快要给我了(暗示科举考试中第)。麟书,传说中麒麟所赐的公文
倾盖黄亭夜,翛然涧壑姿。 倚天唯直干,到地绝旁枝。 亹亹今何许,悠悠只自知。 寒碑卧风雨,千载有深期。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释: 1. 倾盖黄亭夜:夜晚在黄亭中倾谈,形容深夜的谈话氛围。 2. 翛然涧壑姿:形容一个人超脱世俗,拥有山野般的自然风貌。 3. 倚天唯直干:比喻坚定不屈,如松树般挺拔。 4. 到地绝旁枝:意指目标明确,不受外界干扰。 5. 亹亹今何许:勤勉不懈的样子
诗句输出: 往在西雍日,从容许拜亲。 译文注释: 在西雍的时期,我能够接受您的拜见并亲自与您相见。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某个时期有机会与对方相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相见机会的珍惜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二句: 杏花坛壝古,萱草户庭春。 译文注释: 杏花坛边的古道,门前的萱草已经绽放出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晨昏生死际:指人世间生死无常。 至性极民彝:至性,最高的天性,即本性;民彝,指封建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 巨孝东都传:指东汉时期的郭巨(郭巨是河南阳翟人)以孝著称,传说他为了埋葬母亲而埋掉了亲生儿子。 劬劳小雅诗:指周代《诗经》中《小雅·蓼莪》的诗歌,作者为周宣王的儿子。 固应为世表:应该成为世人的楷模。 何止秀天枝:何止是像天上高高的枝干一样高大杰出呢?秀,高、大。 令子传遗绪
赵路分挽章二首 鲁卫封虽近,原颜室自贫。 一家唯四壁,九族自三春。 子舍龙头贵,佳城马鬣新。 升堂如昨日,南望涕沾巾。 注释: 1. 鲁卫封(zhōng):鲁国和卫国的封地。 2. 原颜室(yuán yán shì):原指周文王的家,后泛指贫穷人家。 3. 一家(yī jiā):这里指一户人家,一家人只有四面墙。 4. 九族(jǔ zú):古代称自己的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为九族,包括高祖父母
诗句:往在西台日,调娱用力艰。 译文:以前我在西台的日子,努力娱乐却非常艰难。 注释:西台 - 指古代官署或朝廷,此处借指朝廷。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朝廷任职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首句“往在西台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西台可能指的是朝廷或其他重要机构。第二句“调娱用力艰”,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