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解答时,需要了解全诗内容,抓住关键诗句,理解诗歌主旨。“巩采若府推母钱夫人挽章二首”是题目。巩,即张九龄(678-740)。字子寿,朝散大夫、中书舍人,世称曲江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本诗为作者为母亲所作挽歌二首,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在历历可数的酒杯中,我们共同回忆着过去的欢乐时光。 我们只能在这凄凉的骑省花园中,悼念你!
魏元履国录挽章二首 麻衣见天子,拜疏不知休。 落落山林气,拳拳畎亩忧。 极知千载遇,政用一身酬。 绕舍闽溪水,朝宗日夜流。 注释: 1. 麻衣见天子:穿着麻布衣服去见皇帝。麻衣,是古代贫贱者的服饰。 2. 拜疏不知休:向皇帝上书奏章,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即不知道何时能得到回应)。疏,指奏章。 3. 落落山林气:形容人的气质像山林一样自然、高洁。 4. 拳拳畎亩忧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 古诗赏析与译文 1. 诗的原文与注释解读 - 古汴豪英海:表达对古人豪迈英气的赞美。 - 追随不厌勤:形容追求学问和事业永不懈怠的精神。 - 廛中识梅福:在市井之中识别出梅福这样的贤人。 - 帘下得严君:通过帘幕之下结识严君,指得到良师指导。 2. 诗句解析与翻译 - 博洽推诸老:学识渊博,可以与古代学者比肩。 - 暮年终反约:晚年回归简朴,返璞归真。 - 精义本无余
陈庭坚《聘君挽章二首》的原文如下: 1. 沙尾三家市,人声半米盐。 2. 悠然搔短发,忽此见长髯。 3. 觞咏欢初合,溪山气已添。 4. 丰城埋剑夜,太史定先占。 将对每一句诗句进行详细解析: 1. 沙尾三家市,人声半米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繁忙的市集景象,其中三人一组的小贩在沙尾摆摊,人们聚集于此,喧嚣声不绝于耳。"人声半米盐"形容人群声音之大,几乎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盐粒声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大门三世旧”意思是:我家住在这里,已三代了。大门是家的象征,三代人住在大门里,说明家族历史悠久; (2)“是邑两公同”意思是:我家世代居住在这个城里,两位祖父和曾祖父都是这里的居民。两句合在一起说,说明家族世代都居住在这里,与“大门三世旧”相呼应; (3)“易策他年绝”,意思是:今后再没有机会出仕了,因为科举考试已经废除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内容,然后逐句分析诗作的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等;还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如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借代、对比、衬托等;另外,也要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场合。答题时,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手法并简要分析艺术效果。 “巩采若府推母钱夫人挽章二首”,意思是
叶子山右史父宣义挽章二首: 经笥深无底,高谈一座倾。 置身初濩落,有子晚光荣。 命服乡闾贺,安舆里巷迎。 风枝何不定,忽忽到佳城。 注释: 1. 经笥:书箱。 2. 高谈:高谈论辩,指高谈阔论。 3. 濩落:指失意落魄的样子。 4. 命服:古代礼服,表示尊贵。 5. 乡闾:乡里,邻里。 6. 安舆:古代的车子,这里指的是灵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叶子山右史父宣义写的挽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首先理解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意思,再分析其情感。“城峻先迎月”意思是城墙高峻,最先迎接了月亮;“帘疏不隔风”意思是窗扉稀疏,却无法阻隔那阵阵的清风。“棋声传下界”,指的是下棋的人在下面听棋声,棋声传到了天上;“雁影没长空”,指的是大雁的影子消失在天边;“岛屿秋光里”,“岛屿”指海中小岛,“秋光”指秋天阳光。最后一句写登临高处远望,待到夕阳西下时分
【注释】 郑武子删定挽章二首:此诗应是郑玄所作。“博洽”两句,言自己学识渊博、精深;“暮年”两句,言自己的学问已经达到了精微的程度,不需要再作什么努力了,也可以说是谦虚自谦的话。“羲易”、“楞伽”都是佛家经籍的名称。“长归”两句,说自己虽然老了,但所学的经文和书札都已经写成书了,没有遗憾的意思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郑玄在汉末为博士,博学多闻,精通经术
【译文】 平生敬仰丈人行,每次言谈皆箴规。 问字扬雄宅中书,谈经董相帷帐间。 壶觞陪伴胜践日,杖屦及深期约时。 谁料南归之日后,坟前野草已衰败。 【注释】 1、又二首:指《又为叔度谢杨执中书》。“又”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再一次。 2、平生丈人行:平生:一生的;丈人:对老人的尊称。平生:生平或平生之时,意即平素或平时。 3、每语尽箴规:箴规:劝诫规劝之意。 4、问字扬雄宅:问字:访求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