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游圆通寺”,要求考生赏析诗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炼字、对仗、用典、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答题时,先指出该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和主旨加以解说。 此诗前四句写游览寺院的所见,最后两句则写诗人未能如愿而归的怅惘心情。 “老僧头拥雪,领客下阶行。”这两句诗写出了游人被老僧热情迎接,领到山脚下的情景
游圆通寺 欲坐又还起,白云随我行。 一空皆佛性,群动共秋声。 崩石斜分路,支冈半入城。 明朝山下去,平地见朱甍。 译文 想要坐下来又站起身要走,白云随风与我同行。 一片空明中都蕴含着佛性,万物都在秋日的声响中生长。 崩裂的山石斜斜地分隔开小路,一半的山坡融入了城市的城墙里。 明天早晨从山上下来,在平地上就能看到那红墙金瓦的寺庙。 注释 - 欲坐又还起:原意是想要坐下但又起身走
【注释】筇:一种用竹制成的手杖,这里指手杖。科头:披散头发。渐长:逐渐生长壮大。 【赏析】 这是一首游山寺庙的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一筇吾事足”意思是说,有了这根手杖,我的事情就足够应付了。这里的“筇”指的是手杖,“吾事”指作者的生活琐事,“足”表示充分、足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诗句释义】 1. 山空不隐响: 山间空旷,声音不会被掩盖,依旧能听见。 2. 一叶落还闻: 一片树叶落下的声音也能被听到。 3. 龙去遗荒井: 龙离开了,留下荒芜的井。 4. 僧归礼白云: 僧人归来,礼拜着白色的云彩。 5. 虫丝昏画壁: 画壁上的虫子的细丝在昏暗中模糊不清。 6. 岚气湿炉薰: 湿润的空气中带着山岚的香味。 7. 睡思浑无奈: 我的心思全被搅乱了,毫无办法。 8. 茶瓯易策勋
注释: 1. 游圆通寺:在寺庙中游览。 2. 十步九憩息:每走十里就停下来休息。 3. 行行不计程:走了很远的路也不计算路程。 4. 径长人未尽:小路很长,人还没走完。 5. 寺近地差平:寺庙很近,地势平坦。 6. 古井知潮候:古井知道潮汐的规律。 7. 重云隔磬声:重云雾遮挡了磬的声音。 8. 榴花半零落,碎糁石棋枰:榴花已经凋谢了,落在石棋盘上就像被碾碎了一样。 赏析:
十步九憩息,行行不计程。 径长人未尽,寺近地差平。 古井知潮候,重云隔磬声。 榴花半零落,碎糁石棋枰。
马仲珍并非宋代诗人,而是元代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对马仲珍及其诗词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马仲珍,号东湖,出生于元代的杭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生平资料主要来源于元代的记载,对他的生平和成就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 马仲珍的诗词作品主要收集在他的《马东湖先生文集》中,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