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桂
平塘古木带余霞,清荫周遭水四涯。 在世能消几两屐,恼人无奈四时花。 好随彩笔题诗句,笑入青帘卖酒家。 却忆当年杜陵老,有谁相伴醉长沙。 注释与赏析: - 平塘古木带余霞:描述平塘边茂盛的古树被晚霞染红的景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清荫周遭水四涯:强调树木的阴凉为周围的水域增添了几分清凉,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宜人。 - 在世能消几两屐:表达出诗人对自己能够享受到如此美景的满足感
【注释】 次韵良佐歇心歌三首:作者与友人良佐同作《歇心歌》三首,这是其中一首。歇心:指放下心中杂念,静心修身养性。鸟窠:鸟儿筑的巢。蜂窠:蜜蜂筑的窝。上坡:往山上走。又下坡:往下走。松竹径中:松树和竹子间的道路。野老:隐士。芰荷香里:荷花的清香中。唱渔歌:唱着渔歌。归来不见香风改:回来时,荷花的清香已经改变。老去何愁明月多:年岁增长,何必忧愁满月之夜更多?句文:指佛经文字。布施:布施财物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陆游,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解读: 1. 急雨声中夜漏长,晓来嫩水涨平塘。 - "急雨"形容雨势急促而猛烈。 - "夜漏"意指夜晚的计时,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晓来"指天刚亮的时候。 - "嫩水"通常指春水,因为春天的河水通常比较清澈。 - "涨平塘"意味着水位上涨到了平坦的水塘中。 2. 试扶竹杖穿三径,自折梅花荐一觞。 -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人生自得即逍遥,到底声名不用高。 - 注释: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够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无需过分追求名声和地位。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生观,强调内心的自由与满足胜过外在的功名利禄。 2. 心地一朝收汗马,泰山万仞等秋毫。 - 注释:一旦心境变得宁静如水,就如同收起了骏马一样轻松自如;而面对高山峻岭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谩兴:无意义的兴味。 2. 吟情常得闲情助:诗歌的情感常常得到悠闲情感的帮助。 3. 和气多为直气侵:温和的气氛往往压制了直率的情绪。 4. 易说难行天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世间的普遍情况。 5. 未为先懒老来心:年纪大了,反而更懒散。 6. 公然排闼清风入:直接而坦率地进入门庭,比喻光明正大。 7. 悄地窥窗好月寻:偷偷地从窗户窥看,寻找美好的月亮。 8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友人王良佐的,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先来解析诗歌的内容: 1. 高高林木带烟霞:这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画面,高大的树木被云雾缭绕,如同带着轻纱的美女,美丽而神秘。 2. 短短茅檐寄水涯:这句描绘了诗人在河边搭建的简陋的住所,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3. 尽有清风疏种竹:这句表示诗人喜欢在竹林中静坐,享受清风拂面的舒适感觉。 4.
【注释】 次韵坚大师:这是一首和诗,是作者对友人坚和尚的诗作进行回应,表示赞同。明时有分坐空山,终日心游天壤间,无欲始安贫里乐,是人只得睡时闲。离家便忆居家好,论事那知任事难。自快此身天所相,干戈丛里得生还。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坚和尚之间的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坚和尚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思考和领悟。
诗句释义: 1. 只将梦幻视浮生,志念俱消岂复增: - 只将梦幻视浮生:比喻人生如同一场梦,短暂且虚无。 - 志念俱消岂复增:形容内心的志向和欲望都已消失,不再有增加的欲望。 2. 竹杖芒鞋轻胜马: - 竹杖芒鞋:古代文人常用来表示简朴的生活态度。 - 轻胜马:即使使用简陋的竹杖和芒鞋也感觉轻便,胜过骑马的感觉。 3. 布衣蔬饭淡于僧: - 布衣蔬饭:穿着朴素的衣服,吃简单的食物。 -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景抒情。第一联“倦倚栏杆对暮霞,展君吟卷喜无涯”,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心情愉悦。第二联“圆如掌上黄金弹,清比梅梢白玉花”,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夕阳的景色。第三联“试问山林无我辈,却将景物付谁家”,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尾联“风檐把玩徘徊久,烟在平林月在沙”,诗人在品味完美景后,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全诗语言朴实
这首诗是作者在关山遍野、万里烟尘中度过的二十年,他感慨万千,于是挥毫自题。 短衣匹马遍关山,二十年来一梦间。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关山之间骑马穿行的情景。短衣和白马是他的随身之物,这两句描绘了他在关山间行走的场景。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在他的心中,这些经历就像是一场梦。 万里烟尘催我老,一溪风月伴人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万里的烟尘让他感到自己正在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