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桂
泉石相干兴味长,梦魂飞不到钱塘。 注释:泉水和山石与我的兴趣相投,让我的兴致盎然,但我却无法到达钱塘(浙江省杭州市)。 赏析:《次韵汪山园 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对山水之乐的喜爱;颔联写诗人因病不能远游钱塘;颈联写诗人对旧地的回忆;尾联写诗人对自己读书的态度。全诗文采风流,意境清幽,语言流畅,是宋人山水之作中的佳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标题是什么,要求赏析哪些诗句等,其次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从题材、主题、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最后还应赏析诗歌的情感。 “有谭名利者,耳若了不闻。”这句意思是:那些追逐名和利的人,耳朵就像聋了一样听不见。 “心乎平似水,身也懒于云。”这句意思是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造物:指自然。只儿嬉:指天意。用舍行藏:指人的处世态度。一时:一时之变。玉兔金乌:月亮和太阳的别名。元去速:指日蚀时月亮、太阳都迅速隐没。晓猿夜鹤:指山中晨昏鸣叫的猿猴和夜晚啼叫的鹤等动物。怪归迟:指它们返归巢穴或栖息之地都很慢。幸然:庆幸。三径:三间茅草屋。菊如旧:菊花依然盛开。仙说诗:神仙们相互谈论诗歌。钓车、茶具:指钓鱼用的车子,喝茶用的器具。天随:指天上的星宿
注释: 古樟:古树。 抱合材:指古树的枝干。堪任:可以担任。栋梁:古代建筑中支撑屋顶的大梁,这里指支撑屋宇的重要木材。斧斤:斧子和锯子,砍伐工具。引:引导。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此处指高大的建筑。 何如生近幽人屋:这两句是说,还不如生长在幽静人家的小屋内。生:生长。幽人:隐居的人,这里指隐士。屋:房屋,这里指小屋。 岁晚:年老时。相看:相互观看、欣赏。各老苍
与弓王二尉谈诗二首 雀罗门巷驻高车,霭霭停云满眼时。 惟有故情来得得,却搜诗句步迟迟。 北窗不放渊明卧,南涧同看子厚诗。 要识吾侪长久处,此心如月镇相随。 注释: 1.雀罗门:即“雀罗门”街巷名。 2.霭霭:浓密貌。 3.得得:形容心情舒畅的样子。 4.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5.子厚: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弓王、二尉两位好友谈论诗歌时所写。全诗共两首
注释: 1. 桑:桑树,这里指养蚕的植物。 2. 密叶柔条绿更腴:茂密的叶子柔软的枝条更加肥厚。 3. 几年培植费工夫:几年来培养桑苗耗费了劳动。 4. 牡丹剩费医治力:把牡丹花用上了治疗的力气和技巧。 5. 曾有丝毫利益无:没有一点益处。 赏析: 此诗描绘了养蚕的过程,从桑树的培养到蚕丝的提取,每一步都充满了辛劳和汗水。首句通过“密叶”和“柔条”两个关键词,生动地描绘了桑树茂盛、柔软的形象
注释: 柘:柘树。 老矣:指已老。 几许衣:多少衣服。 一株休论几钩丝:一棵小树也不值得说,几根丝线算什么。 垂杨舞彻莺歌歇:杨柳随风起舞,鸟儿的歌声停止。 且看东风舞柘枝:暂且看着春风在柘树上翩翩起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的诗。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前两句“老矣能消几许衣”,“老矣”是自谦之词,表明作者已年迈;“能消”是说还能减削一些衣裳的赘余
下面是对《同子辉月下观梅二首》每一句的解释: 1. 白发从来羞月色:白发的人通常已经习惯了没有月亮的时候,所以他们对于月光并没有特别的情感。但这里的“羞”字表明了他们对月亮的某种羞涩或羡慕,或许是因为他们年轻时候曾经享受过月光的美丽。 2. 弊衣那更带霜华:穿着破旧衣服的人可能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霜花的美丽了,这里的“那更”强调了一种对比和遗憾。 3. 三生结习依然在
赠眼科舒医士 这是一首赞美医学者智慧的诗。首联写这位医生医术高明,对患者有神奇的疗效;颔联写他治愈了患者的眼疾后,还帮助患者还清了因长期读书而欠下的债务;颈联则写他年老时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医者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译文: 此老年来医有灵,病眸才洗便增明。 教侬还尽读书债,头白依然对短檠。 注释: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
金灯花 紫磨真金百炼成,花神妆点似灯明。 胆瓶盛取当书案,白首韩公对短檠。 注释: - 紫磨真金百炼成,花神妆点似灯明:用紫磨真金比喻坚韧不屈的品格,经过百次锻炼后如同花神般美丽动人。 - 胆瓶盛取当书案,白首韩公对短檠:将金灯花放在胆瓶中,放在书桌上与白发苍苍的韩愈相对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金灯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一种理解和追求。诗中通过对金灯花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