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早年锄月手亲栽,看到成阴结子来。”大意为:年轻时亲手锄地种植的梅花树,如今已经长成了茂盛的树木,挂满了梅花果实。其中“锄月”是动词词组作状语,指亲手锄地;“手亲栽”是动词短语作谓语,指亲手栽种;“看到成阴结子来”是主谓短语作宾语,指看到树木茂盛挂满果实。 “二十馀年如一梦
【注释】: 绿竹:指山中青翠的竹子。漫山,满山。元积玉:比喻山上的竹子郁郁葱葱,如同堆叠的玉石。也:又。流钱:指地上长满了青苔,好似钱币一样铺陈在地上。个般:如此般。也怕难消受:指自己难以承受。日炷炉薰:指每天烧香祭拜。答:感谢。上天:指佛祖。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友人家中作客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佛祖的敬仰之情。 首句“绿竹漫山元积玉”,描绘了一幅青翠欲滴的山林画面
注释 几:几乎,将近。 幽人:隐居的人。 相视:彼此看着。 赏析 这首小诗写梅花与老枝的相似之点,并由此生发联想,抒发了诗人对隐者的怀念之情。首句“更好轩中几报春”,写春天快要来到的时候,梅花竞相开放。次句“幽人去后化为薪”,描写了老树枝干已枯,而新长出的梅花却如故人之面,令人感到亲切。第三句“一笑相看似故人”,进一步写梅花和老枝虽然不同,但神韵却相似,这两句一转,把前面写的梅花写得生动逼真
种梅 矮窗元向竹边开,竹已森然只欠梅。 新种一株花尚少,暗香早逐细风来。 注释译文赏析: 种梅 (矮小的窗户本在竹边打开,竹子已经茂盛了,只是缺少梅花;) (新种的一棵梅花树还小,它的香味已经开始散发出来了
【解析】 此诗首句写登高望远,次句写菊酒之香,三句写关中之景。四句写昔日行役之劳,五、六句写今日登高之乐,结联以忆昔伤今,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念之情。 【答案】 译文:茱萸笑着登上高高的阁楼,菊花刚开就堪以献上一杯美酒。我想起了过去在长安关中的路上,没有花儿也没有美酒,只有一片荒凉。 赏析: “茱萸笑把登高阁”,起笔即点出题中的重阳节和登高这一主题。诗人用了一个“笑”字
【注释】 1. 簿书期会:官府的文书和契约。 2. 老眼:年老的眼睛。 3. 淮山:指长江下游一带,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4. 庐山:位于江西九江,以秀美著称。 5. 故:所以。 6. 勾引:招引、吸引。 7. 【赏析一】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赴任途中,经过卷雪楼(在今江苏丹阳),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他“老眼不得闲”的心情。首句写自己公务繁忙,无暇他顾;二句说自己年老体衰,无法摆脱公务
【注释】 谩兴:漫然自适其意。 图书丛里清癯老,山水光中潇洒家:在图书丛里悠然自得,是清瘦的老头;在山水光中逍遥自在,是潇洒的人家。 漫然自适其意,是漫兴。 除却栽花栽竹外,更将何事作生涯:除了栽培花草之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七绝。诗人在书斋读书写作之余,常到郊外去游玩,欣赏自然风光,以排遣心中的烦闷。他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漫步时,看到一些隐居者怡然自适的生活
【注释】 卷雪楼:在浙江绍兴城北,有古迹“九关”。 四首:此诗共有四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罢官后隐居家乡时所作,抒发了闲散生活之乐。 其一 虎豹从渠守九关,不求进步只求闲。 归装幸有新诗在,一字千金尽买山。 注释: 卷雪楼:在浙江绍兴城北,有古迹“九关”。 四首:此诗共有四首。 其二 归去来兮心已懒,卷帘看雨过江关。 归家幸自无车马,一径青苔到野园。 注释: 卷雪楼:在浙江绍兴城北
【注释】 怀帅:怀念主帅,指作者的上司。黄先生:作者在江西时所交往的一位官员。万安先生:作者在四川时所交往的一位官员。九江:作者任江州(今江西九江)知州时的驻地。檄莫底:即《檄吴道子》一文,是作者写给当时在江西任职的吴道子(道子,字道子,号法极禅师,唐代著名画家,善画佛像、山水等)的一封信。碧落:指天空。班中:指朝廷中。出镇:指到外地任职。时次:时常来到。万安先生开阁
【注释】 同:与,和。子辉:即王子辉。月下观梅:以赏梅为乐事,故称。寒无力:形容风声微弱,没有寒意。 云翳:云雾遮蔽,天阴。月有华:月亮出现美丽的光辉。 清兴牵人眠不得:清雅的兴致牵动着人的情思,使人睡不着觉。清兴:清新的兴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下赏梅的诗。首句是说,风不冷,云也不厚,月亮出来了。第二句是说,月亮出来时,我正想睡觉,却被它吸引住了。第三句是说,我忍不住要出门去看那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