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梦桂
诗句解释和赏析: 1. "寸质元非紫磨金,少时徒有济时心。" - 关键词:寸质(比喻微薄的资质或才能),紫磨金(珍贵、高贵的象征),济时心(指救世之心) - 译文:我的天赋并不如金子般贵重,年轻时我怀揣着挽救时代的壮志。 - 注释:"紫磨金"是古代对黄金的一种雅称,用以形容贵重。"少时"指的是年轻时,"济时心"即有抱负拯救时代之意。 -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胡寅(字天锡)送他的学生胡儒文出仕之作。 注释: 1. 不论朝市与山林,两鬓难禁白发侵。 - “朝市”和“山林”分别代表城市和乡村,反映了作者对胡儒文即将离开家乡、去到繁华都市和偏远乡村的不舍之情。 2. 物外休论天下事,书中要见古人心。 - 表达了胡儒文将要去的地方是远离尘世喧嚣的,那里没有太多世俗之事。同时鼓励他在书中寻找古人的智慧和心灵世界。 3. 老来酒债浑无有
诗的解析 第1句:“颜童齿豁老书生,习气消除道气增。” - 注释:颜童齿豁,指年幼时的容颜;老书生表示年纪较大,仍保持着学者的风貌。习气,指习惯或旧习;道气,指道家的修养和气质。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纪增长,但保持了年轻时的学者风范,并且道家的修养日益丰富。 第2句:“自止酒来疏酒伴,闲吟诗去寄诗僧。” - 注释:自止酒,意为自己戒酒;疏酒伴,即减少与酒朋好友的交往;闲吟诗
游永福寺二首其二是 寺占吾乡好处山,半新半旧屋千间。水中莲似尼清净,雨后云如僧退闲。石路教人修整过,芒鞋怕我往来艰。夜深火炬浑无用,长是天教月送还。 注释与赏析: - 寺占吾乡好处山:这一句表达出寺庙占据了家乡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 半新半旧屋千间:形容寺庙建筑虽然有些破旧,但仍然具有独特的韵味。 - 水中莲似尼清净:以水中的莲花比喻僧人(尼姑)的纯洁和宁静。 -
注释: 回也逍遥只寓言,参乎三省道真传。 明知荣悴何由我,谁道修为亦属天。 朝市山林皆寄耳,简编灯火故依然。 穷年矻矻人休讶,山宅臞儒便是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辞,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敬仰之情。首联“回也逍遥只寓言,参乎三省道真传。”意为:他(指良佐)只是以寓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参悟了三纲五常的道理,得到了真正的启示。颔联“明知荣悴何由我,谁道修为亦属天。”意为
这首诗的翻译是: 读传灯录,公案堆来高似山,人人沉着语言间。 水中掬月徒辛苦,衣下寻珠只等闲。 此事不从人世得,诸贤枉道法门艰。 千山万水参禅者,行到穷时祇自还。 注释: 1. 这首诗是关于禅宗公案的解读。 2. “公案”是指禅宗中用来启发修行者的谜题或故事。 3. “高似山”形容这些公案的深奥和难以理解。 4. “人人沉着语言间”意味着每个人都在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对公案的理解。 5.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1) “重来疑是梦魂间”:再次回到永福寺,恍惚间觉得好像是做梦一样。这是说作者此次重回永福寺时,恍如隔世,已非往日之景。 (2) “薰炉已冷灯犹在”:寺庙的香炉已经冷却了,但是灯光还亮着;“经卷才收磬自闲”:和尚刚刚收起经书,佛钟就自动响起
【注释】 燕营:燕子筑巢的地方。歇心歌: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歌曲。百岁:一百年。干己事:干涉自己的事情。君开:指你开启经书。尘缘:佛家语,尘世中种种因缘。辟山:隐居山林。得句:得到好诗句。一意:一心。禅那:佛教语,即禅宗的“无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良佐寄来歇心歌之后,有感而发,再次作诗相答之作。 首联写自己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的情景:一生受用燕营窠,百岁光阴马驻坡
【诗句释义】 随意栽培花几窠,梅坡安稳即銮坡。 土尊岂胜茅柴酒,法曲何如欸乃歌。 着意事无虚事有,快行时少坐时多。 闲身散诞休惊去,尘世光阴等刹那。 【注释与赏析】 1. 随意栽培花几窠,梅坡安稳即銮坡。 注解:这里“梅花”是暗指诗人自己的品格或志向。"梅坡"代指诗人的居所。"銮坡"指的是宫廷,象征着高贵和尊贵的地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拘束
诗句:身计平生尽付天,归来环堵更萧然。 译文:我一生的生计都寄托给天,归来后发现家里更显萧条。 注释:身计平生,指作者一生中的努力和生计。全句意为:我把一生的努力都交给了天意,归来后发现家中更加贫穷萧条。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辛酸,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境。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努力似乎都付之东流,而归来后的家园更是一片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