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晋
谁念东南膏血乾,文移督迫积如山。 平时素号镬汤底,不雨岂逃沟壑间。 民病向来犹在耳,天威此去不违颜。 从容宣室如前席,乞与枯荄生意还。 注释: 谁念东南膏血乾:谁想到东南地区人民的鲜血干涸。 文移督迫积如山:公文催促,命令如同高山一般堆积如山。 平时素号镬汤底:平时的恶名就像沸水的底层。 不雨岂逃沟壑间:难道不下雨就能避免被埋到山沟里吗? 民病向来犹在耳:百姓的痛苦仍然在耳边。 天威此去不违颜
挽刘金部侍郎 忠清家法见闻中,蜀产凋零又到公。 抗伪一门诚节谊,明伦数语最精忠。 郎潜勇退声名重,使传贤劳惠利丰。 时事方艰人物眇,可堪收泪洒悲风。 注释: 1. 忠清家法见闻中:忠清家法,这里指忠臣的家法,即忠诚正直、清廉自守的品质。见闻中,这里指通过观察和体验来了解。 2. 蜀产凋零又到公:蜀产,指的是四川出产的东西,凋零,意味着凋敝、衰败。又到公,意指再次来到您的面前。 3.
题陈氏镜湖 其二 水上观心即是禅,此心如镜察天渊。 一尘不著风波静,俯水何惭镜里天。 注释译文: 水上观心即是禅,此心如镜察天渊。 此指在水面上看自己的倒影,如同镜子般明澈,反映出内心的平静与深远的境界。 一尘不著风波静,俯水何惭镜里天。 水面上没有一点尘埃,所以能保持平静,就如同镜中的自己,没有受到外界的扰动和污染,内心感到坦然和自豪。 赏析: 这首《题陈氏镜湖·其二》是宋代陈元晋的作品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此题属于理解型默写题,考查默写(背诵)能力。要求考生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不出现错别字、漏字、多字的情况,还要准确无误地把握诗词大意。本题是直接默写的名句名篇,难度不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题干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然后给出相应的译文。 “垤鹳无声口舌乾”,鹳鸟无声,说明天气晴好,没有雷声
再和涂宣义喜雨 郡邑同寅祷旱干,风霆来会雨千山。 真成雨粟从天下,只在为云翻手间。 神不素餐无愧色,农期一饱足欢颜。 丰年酒熟鸡豚社,二老从今请往还。 注释: 1. 郡邑同寅祷旱干,风霆来会雨千山。:郡邑的官员们一起祈祷希望旱灾早日过去,风雷之神到来后,天空中降下甘霖滋润了千山万壑。 2. 真成雨粟从天下,只在为云翻手间。:雨水真的像粟粒一样降落到大地上,这全归功于天上的神灵,他们只需轻轻一挥手
【诗句】: 1. 佩璐骑麟返帝旁,屐痕所在尚芬芳。 2. 泉行地脉家家井,月到天心处处光。 3. 模范百年垂藻泮,蒸尝千古奉桐乡。 4. 教忠况有无穷泽,衮衮湘流一派长。 5. 先圣重兴儒术尊,后生继起志犹存。 6. 文风不废诗书传,武略常修兵法书。 7. 学海无涯苦作舟,师恩如山永铭记。 8. 桃李满天下知音,师生情深似海深。 9. 风雨兼程求学问,日日夜夜勤耕读。 10. 立志成才展宏图
这首诗的格式非常独特,每句诗都包含了两个部分:诗句和译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上留提刑寿 其二 - 诗句:展开南极老人图,是处青烟鹊尾炉。 注释:在这幅“南极老人图”中,到处都有袅袅升起的青烟和像鹊尾巴一样的炊烟。 - 译文:这幅画描绘了南极老人的形象,画面中到处弥漫着青烟,就像鹊尾巴一样。 2. 秋露九原沦厚泽,春风一道泳康衢。 - 诗句:秋露九原沦厚泽,春风一道泳康衢。
学舞腰支束素纤,回旋似怯晓风严。 飘窗淅沥暗投璧,洒研纷披冻着盐。 应有饮羔围暖帐,谁怜饥雀啅寒檐。 凭栏独耸诗肩瘦,对立西山玉几尖。 注释:学习跳舞时束紧纤细的腰肢,转动时像怕早晨的凉风。飘窗中淅沥的声音仿佛是暗投的珍珠,散落在砚台旁像被冻得发紫的盐。应该有酒席围绕在温暖帐篷中,谁能同情饥饿的麻雀在寒冷的屋檐下啼叫。独自靠在栏杆上挺拔如瘦削的诗歌肩膀,面对着西边的山峦和白色的玉桌。 译文
【注释】 破寒有喜报晨鸦:指冬天寒冷的天气,突然有了喜讯。 忽送诗筒雪赋车:突然送来一封写有诗句的书信。雪赋车,比喻信中有雪,即诗中含雪字。 占岁便同天雨粟:占岁,占卜年岁。雨粟,形容下起大雪。 宽忧解遣笔生花:解除忧愁使人高兴,使笔写出的字句更加生动优美。 琼枝夸丽羞陈苑:琼枝,美树枝条,比喻好词。羞陈苑,羞于在陈园(陈子昂曾在这里读书)献出自己的作品。 玉树争妍比谢家: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
题新昌蔡尉比春园四时载酒亭 宋代诗人陈元晋创作赏析 蔡家亭子位于锦江之畔,每当春风拂面,便成为人们欢聚之所。诗人陈元晋以诗意盎然的笔触,描绘了这一景致,同时寄寓了自己对春天的无限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诗句解读 1. 蔡家亭子:“蔡家亭子”是诗中的第一个意象,它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的场所。在诗人眼中,蔡家亭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