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溯
【注释】 鲜于晋伯:作者的朋友。甘雨:甘甜的雨水,比喻恩惠。风未阑:风雨尚未停息。舞舜干:舞动春神的衣袖。山前四面云欲渰(yǎn):山前四围的云彩像要笼罩下来似的。松上五鬣露已团:松树上面有五个针状物露珠已经聚集成团。甚憎尘土:非常讨厌灰尘。投帻(zé):古代的一种头饰,用丝带系着头并披散到肩上。沧浪:指江水。去持竿:拿起钓竿。鸡黍社:指乡村里祭祀土地神的聚会。长者进酒少举盘:敬老尊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逐项概括。 “懒观南土化,归勒北山铭”:意思是我懒得去观察南方的风物变化,就回到北方去刻石纪念。“懒观南土”,是说他懒得去看南方的风物变化,“南土”指江南地区。“归勒北山”,意即返回北方去刻石。 “蜡屐乃相过,巾车何不停”:意思是说,我的屐子已经晒得发硬了,你却还来拜访;你的车子也停了好几次
次韵鲜于晋伯三月病起二首 桃李几何春已阑,杂生蘼芜与射干。 永夏碧瓦藏绿暗,凉秋青山吐白团。 开花旋见槐著荚,解箨忽惊笋成竿。 资州无事吾所羡,官居不殊涧谷盘。 注释: 1. "桃李何足言":形容桃花和李花虽然美丽,但数量有限,不足以代表春天的全部。 2. "杂生蘼芜与射干":形容在春天的景色中,不仅有桃花、李花等鲜艳的花,还有蘼芜和射干的绿叶相映成趣。 3. "永夏碧瓦藏绿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原文: 三月二十日东山云蜿蜒而上众指曰龙也已而大雨 译文: 三月二十日,东山上云雾缭绕,蜿蜒而上,众人都指着它说是龙。不久之后,大雨倾盆而下。 注释: - 三月二十日:指的是具体的日期,可能是诗作写作时所在的时间。 - 东山云:指的是东山上的云雾。 - 蜿蜒而上:形容云雾在天空中弯曲盘旋的样子。 - 众指曰龙也:众人都以为是龙
送王和甄窦公瑞归鱼洞壁挂凝尘榻,苔生啸月楼。 喜闻佳客至,能为故人留。 雨积山川暝,风传鼓角秋。 沙边晚相别,留眼送归舟。 注释: 1. 壁挂凝尘榻:墙壁上挂着被尘埃覆盖的旧床。 2. 苔生啸月楼:在月光下生长的苔藓覆盖了楼阁。 3. 喜闻佳客至,能为故人留:很高兴听到你的到来,能为你留宿。 4. 雨积山川暝,风传鼓角秋:雨水积满了山川,天色昏暗;风吹过,传来秋天的鼓角声。 5. 沙边晚相别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及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对诗句的积累,还要多读课外书,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本题要求学生赏析“喜雨”这一首诗,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久旱之后的一场大雨,心中充满喜悦,并由此联想到上天赐福、神灵庇佑的情景。首句写国家有好收成,这是上天赐福;次句说农民丰收,这是天降甘霖;三
【注释】 官冷:官邸寒冷。经过少:路过的时候不多。 门寒:指门庭萧条。亦懒开:也懒得开门。 雨馀:雨后,天刚放晴。苔及榻:苔藓爬满了床榻。 病起:起床。研生埃:研磨的粉末飞散。 客泪:客人的眼泪。随猿落:像猿猴一样落下。 家书:寄给家人的信。想雁来:盼望着大雁归来。 溪上柳:溪边的柳树。一一报春回:每一株柳树都报告春天回来了。 【赏析】 《病中》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在病中时景
注释: 怀子兼弟时在宁江赴试:怀子兼弟弟当时正在宁江考试。 霸国山河在:霸国的山河依然存在。 秋风草树疏:秋风中,草木稀疏。 羁游今几日:羁旅漂泊,已经过了多少天了。 旅食定何如:在外为客的生活怎么样呢? 梦想池塘句:梦见池塘边的柳树,柳絮飘洒,如诗如画。 愁消鸿雁书:忧愁随着鸿雁传书而消散。 细思治安策:仔细思考安定国家的策略。 勉力献公车:勉力为之尽力。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诗是一首七绝,写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以及归乡之思。首联“水落滩声急,风来树影移”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上所见的自然景象,写出了旅途中的孤寂与落寞之感。颈联“白帽何妨隐,黄粱未遣炊”写诗人因思乡而心烦意乱,无心打理家务,只想在梦中寻找到家乡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岂料高阳里,于今复旧游。” -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绪。高阳里是古代长安的一个区域,常用来指代京城。“于今”意味着“现在”,表示诗人现在回到了这里,但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模样。这里的关键词“高阳里”和“旧游”共同构成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第二句:“风尘两地隔,江海一身留。”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异地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