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赏析意境和炼字的能力。“先逐句译出全诗,然后逐联作分析”是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也是理解诗句内容的基本步骤。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对重点词语的解释,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①“层楼”:高台。 ②“遥看众壑中”:远远地眺望群山之中。 ③“冠落日”:山顶上太阳落山。 ④“谷口吸长风”:从山谷里吹进阵阵清风。 ⑤“云雾吴天接,江湖蜀柁通”:云雾连接着吴越的天空,江水与蜀地相通。
怀子兼弟时在宁江赴试江晚微收潦:晚上江边的水流渐渐平息。 乘流久已归:顺着流水一直回家了。 沈郎正多病,水帝有馀威:沈郎指诗人自己,说自己正患着疾病;水神主管河流,所以称“水帝”。 鸿雁几时到,脊鸰相背飞:鸿雁什么时候能到?鹡鸰鸟成双结对地飞翔。 题书问行李,东望独依依:写诗给弟弟,问他何时能来,只能独自向东远望。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赴宁江赴试途中所作,是一首抒情小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
诗句释义: 1. 雨罢风大作:雨后天气放晴,突然刮起了大风。 2. 燕寝真宜雨:在卧室里休息时,真的适合下雨。这里可能指卧室里的床铺、家具等物品都显得更加湿润,就像是被雨水打湿过一样。 3. 卧闻风有声:躺在床上时,听到了风吹的声音。这里的“风”可能指的是外面的风声,也可能是室内的空调风声或其他声音。 4. 莫惊无碍睡:不要打扰了这安宁的睡眠,不要惊动了这无妨碍的沉睡
注释: 去八月同张文饶考试,才终于得以相聚,开始执经问道。至今不敢忘记因成二诗。 属者,近来的意思。俱被命,都受到命令。敕书黄扎光,是说诏书用黄色纸裹着。 同将舜权量,同,一起;舜,舜帝;权量,衡量、比较。与较蜀文章,和蜀地的文学相比较。 投分,投合之意。虽已晚,虽然已经晚了。传经,传授经典。何可忘,怎么能够忘记呢? 对床风雨地,长记此升堂,长记,长久地记念。指在雨风中共寝共坐的情景
【注释】 壤:地,土壤。川:水。分:分别。论才难塞职,逐食强为邦:指才能高超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为了生存不得不勉强承担国家大事。晓起雨南亩(《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起来下雨了,我在田地里干活。晚来风北窗(《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傍晚归来,刮起了北风。幽怀得陶写,赖有酒盈缸。:心中郁闷的情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诗句的逐词释义及赏析: 江上 第一句 - 岸冷霜排草:描绘了江边寒气逼人,霜雪覆盖着草地的景象。这里的“霜”和“草”都是寒冷季节的典型特征。 - 川明月上梅:描述了月光映照在梅花上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雅的氛围。 第二句 - 清游诚可爱:表达了对于清新自然游赏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清游”指的是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活动。 - 深夜孰能来
注释: 白日:白天,阳光。 白日寒无色,黄流涨未平:太阳的光芒在寒冷的白日下显得暗淡,黄流河水正在上涨。 云低催夕暝,江浊污秋清:天空中的云彩低沉,催促着黄昏的到来,江水浑浊而污染了秋天的清澄。 尚觉物多累,敢期诗有声:仍然感到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和劳累,不敢期望自己的诗歌能有什么声音传扬。 穷愁今至骨,书或似虞卿:现在的生活困苦到了极点,就像虞卿那样,他的书也写不出来了。虞卿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辩士
【注释】 通变莫如易:指《易经》变化无穷。韦编:指《易经》的竹简,因用韦皮包裹而称之为韦编。 执经问道:拿着竹简向孔子学习。 至今:到现在。 二诗:指下面要写的两首诗。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自从八月和张文饶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才有机会见到孔子的真传,从此不敢忘记。现在,我写了两首七言诗来表达我的感慨。 第一首诗说:《易经》的变化奥妙无穷,它的竹简至今还在。 第二首诗说:像孔子一样
诗句原文: 林乌晴自语,水鹤暮知还。故国浮云外,寒溪积雪间。东行临赤岸,北望阻青关。石上洼尊在,吾将酌次山。 赏析: 晁公溯的《樊口》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樊口的自然景象进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首句“林乌晴自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树林中的鸟儿在阳光下自由地鸣叫,给人以清新、生机的感觉。接着“水鹤暮知还”则通过水鸟傍晚归来的情景
【注释】 何年:何时,什么时候。巾车:古代的车子用布帛覆盖车轮,所以叫做“巾车”。得:能够。再临:再次来到。竹阴:竹林的阴影。盖:遮蔽。薄:薄弱。树影:指树木的影子。入池:投映在池水中。云日:云彩和日光。清晖:明亮的阳光。山林:山林中的景色。未稳:没有安定下来,这里形容鸟儿还没有找到栖息的地方。接翅:鸟张开翅膀。来禽:归巢的禽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山中,重遇旧友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