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炎子
【注释】 登:攀登。五岭:五条山脉,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所经历的五个地方,今浙江上虞县东南、余姚县西南、嵊州市、新昌县北和金华市东等地。崎岖:高低不平。兼(jiān):兼有。雾幂(mì):雾气遮罩。幂,同“密”。中间:指山间。莫道:不要说。险:危险。人心:指人的心思。 【赏析】 《登新安五岭》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创作的一首边塞诗。此诗以五岭为题
注释: 断烟荒草共幽幽,斜雨抛丝织晚愁。 断烟:形容天气阴沉,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荒草:指荒凉、荒芜的草地,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助; 幽:寂静、冷清; 悠悠:形容思绪纷乱、难以平静; 斜雨:指细雨,斜着落下,给人以柔和而缠绵的感觉; 抛丝:形容细雨如同丝线一般飘洒,给人一种朦胧而柔美的感觉; 织晚愁:用“织”来形容细雨如同在织一张网,将人们的思绪、情感都包裹其中
注释: 吟月歌风酒力微,独寻幽壑叩禅扉。 吟咏着月亮和清风,喝下几杯酒后感到有些微醉。独自在幽深的山谷中叩问禅宗的门扉。 泊堤小艇迎人渡,入水闲云伴鹤飞。 停泊在岸边的小船上,有人迎接我过河。水面上飘动着悠闲的浮云,伴随着白鹤一起飞翔。 梅落半含冰雪思,石寒长覆薜萝衣。 梅花半开,仿佛还带着冰雪的思念,石头冷得可以覆盖薜萝的衣服。 水西景物还如旧,恨不相从倒载归。 水西的景物仍然像以前一样
【诗句释义及赏析】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眺亭小饮三首 掀髯一笑倚危阑,面面青山不厌看。 霜染丹枫秋色绚,日烘紫菊露痕乾。 鹊炉火慢熏龙脑,蟹眼汤新瀹凤团。 回簇绛纱城郭晚,老梅吹角雁拖寒。 【译文】 1. 在秋天的傍晚,次郡太守刘朔来到谢朓的亭子中饮酒作乐。他掀着胡须,笑着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欣赏着远处连绵的青山。 2. 山上的枫叶被霜打过,颜色变得鲜红,就像秋天的颜色一样绚烂
【注释】 祷:祈请,祈祷。昭亭路:地名。 禅中参冷淡:指禅宗中参悟的“清凉法门”。 长沮语:即长沮桀桀(jie jiē)之语。 【赏析】 《次郡太守刘朔斋秋晚谒谢脁亭小饮三首》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三首。此诗写于诗人在长安任尚书右丞期间(758-762)。 第一联:“时方入到昭亭路,风已吹开叠嶂云。” 译文:此时正值进入昭亭路的时候,风已经吹散了层层叠嶂的乌云。 赏析:此联写景
【注释】 归日:归来的日子。雪学杨花舞:雪花仿佛在学着杨花的舞蹈飘落。归日花如雪样飞,归来之日花就像雪花一样飞舞。何事杨花并雪絮,送人西迈送人归:为什么杨花和雪絮一起送别?因为送别亲人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雪和杨花、雪絮、柳絮等被风吹起,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舞,好像它们在为人们的离别而伤心哭泣,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全诗用比喻的手法
山中杂诗 昆仑初凿破,大巧夺天真。 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 山空闻鹤唳,溪远卜鸥邻。 为拂留题石,松摇露滴身。 释义与译文: 1. 昆仑初凿破,大巧夺天真。 —— 昆仑是神话中的一座大山,此处形容大自然的雄伟和壮丽。"初凿破"暗示着人类的力量与自然界的原始力量的对比,而"大巧夺天真"则是说人类的智慧和技巧可以超越自然的本质,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2. 竹锁三更月,桃酣几度春。 ——
古梅 水边山脚友渔樵,梅欲窥人故故招。 树剥龙鳞黏碧藓,枝翘鹤膝糁红椒。 诗如老杜吟东阁,梦约逋仙过断桥。 好待月窗清影瘦,传他神子上生绡。 注释: - 古梅:描述古老的梅花 - 水边山脚友渔樵: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脚下,水边有渔夫和樵夫的景象 - 梅欲窥人故故招:形容梅花在春天开放,想要探查人们是否欣赏它 - 树剥龙鳞黏碧藓:形容梅花树枝上的叶子像龙鳞一样剥落,落在绿色的青苔上 -
山中杂诗 侧耳桥边听,声声在翠微。 自甘留此坐,何苦劝人归。 院悄惊春昼,山空恋夕晖。 得如鸥与鹭,对我欲忘机。 注释: 1.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诗歌。 2. 侧耳桥边听,声声在翠微。:形容诗人静静地坐在桥边,侧着耳朵倾听周围的声响,声音清晰而悠扬。 3. 自甘留此坐,何苦劝人归。:表示自己愿意留在这个地方,享受这里的宁静和美景,并不需要其他人的陪伴或催促。 4. 院悄惊春昼
南山水乐洞,窈窈白云深。 水乐洞在南山上,洞中幽深如云海。 满耳笙歌者,谁能一洗心。 四周充满了笙歌的声声,谁能洗净我心中的尘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