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邦佐
诗句释义 1 尧考闻忧日:尧帝听闻忧患的那一天。这句话暗示左相京太师(可能指某位官员)的忧心忡忡,如同尧帝一般被忧虑所困扰。 2. 公身病瘁时:您身受疾病折磨的时候。这描述了一个具体的时刻,即京太师在面对疾病时的困境。 3. 哀情知痛极:深感悲哀之情已经达到极致。这里的“哀情”可能指的是对国家或人民的担忧与同情。 4. 疾势转增危:病情日益加重,形势变得更加危险。这里反映了京太师健康状况的恶化
【注释】 石竹:一种香草,花为红色。麝香:动物名,其分泌物有香气,可入药。脐:指花瓣中心。博山:古地名,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沉炷:点燃的香料。钩引:招揽;招引。爱香人:喜爱香味的人。春笋:指嫩竹。露:水珠。 【赏析】 此诗以“鲁直”起韵,即以宋代诗人陆游(号放翁)的字“鲁直”作为韵脚。陆游是南宋时人,与苏轼齐名,二人同为一代文豪、词坛巨匠,所以诗题中也用“二苏”来代称两人。此诗咏荼蘼(酴醾
江南万玉妃,肌肤冰雪立。平生爱淡妆,不作胭脂湿。 注释:江南地区有众多如玉般的美人,她们的肌肤如同冰雪般晶莹剔透。她们一生中最喜爱的是淡妆,不涂抹任何胭脂水粉。 译文:江南地区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她们的肌肤像冰一样透明,晶莹剔透。她们一生中最喜欢的是简单的妆容,不喜欢涂抹任何胭脂或化妆水。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江南女性的美貌和气质,她们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在的修饰,更在于内在的心灵和修养
金沙与同架,并蒂更连柯。 红白虽相宜,品藻当如何。 赏析: 这首诗以“露湿何郎试汤饼”为韵,赋酴醾七首。诗句中描述了两种花朵——金沙和酴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花朵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注释:爱花,不要只看花朵,就像饥饿的人贪恋画饼。一笑,笑傲江湖。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赞美花朵的美丽,但同时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他还表达了他对大江横流的感慨,认为这是一种豪放的气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注释:倚窗春睡,手拿香花。 折下玉簪云朵,疑其不稳,轻轻指点,询问檀郎。
【注释】 1. 去岁:去年。 2. 朱帘:红色帷幕。 3. 上钩(gōu):比喻女子梳妆打扮。 4. 双双:指燕子成双成对。 5. 旧识:旧相识、熟人。 6. 留为荷花夏:把燕子留在这里做夏季的客人。 7. 归因:归因于;归结于。 8. 头转白:头发变白了;指人老了。 9. 还识主人不:还能认出是主人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燕子在春天离去,夏天再来,秋天又飞走,冬天则留在屋檐下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秀野吾曾到,名新景亦嘉。” - 译文:我曾在秀美的田野上游玩,那里的美景确实令人赞叹。 - 关键词注释:“秀野”指的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吾”是第一人称代词,这里指诗人自己;“曾到”表示曾经去过;“名新景”指新近发现或命名的美丽景色;“亦”用于加强语气,表示也;“嘉”意为好、美。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秀美乡村的怀念和赞美
久雨望晴十月六日夜雷雨大作 注释:长久的雨,盼望着晴天。十月天仍然暖和,就像二月的天气一样晴朗。 译文:长久的雨,盼望着晴天。十月天仍然暖和,就像二月的天气一样晴朗。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久雨盼望晴日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十月天犹暖,浑如二月晴。 注释:十月天仍然暖和,就像二月的天气一样晴朗。 译文:十月天仍然暖和,就像二月的天气一样晴朗。 赏析
【注释】 1. 《诗经》中“皇华”指天子使者。 2. “植纛”是建旌旗的意思,表示出征;“西风”即秋风,指军队出征。 3. “蜀谓今清献”指诸葛亮。 4. “戎言昔富公”指王方庆(字富公)。 5. “民夷两心服”指百姓和少数民族都服从于唐玄宗。 6. “勋业百年同”指唐朝和吐蕃的百年和好。 7. “齐温国”指杨国忠。 8. “功高报亦隆”指杨国忠为玄宗立下的功劳很大。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