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寰
荆门蒙泉 郏石玲珑玉为骨,下有双泉深觱沸。 珠泉凝白玉泉碧,含彩扬辉以其物。 珠泉灵蚌夜出游,忽惊月色清如秋。 一山木叶皆倒影,月轮却在泉间浮。 玉泉潜珍閟莫测,木石但观皆润泽。 卞和生长此山间,谷邃泉深求不得。 泉心缓缓嘘浮珠,泉口急流深满渠。 鱼虾蛭蚓不敢狎,始知下有龙神居。 老龙动息有常定,朝昏泉涌如潮信。 馀波派作九曲流,百折不能违水性。 石池数顷琉璃浸,池底金莲铺绿锦。 金碧晶荧射眼明
这首诗的作者可能是一位居住在钦州地区的文人,他在五月这个季节中,看到了满山遍野的杜若花,这些花的颜色鲜艳,香气迷人。他采摘了一些杜若花,准备用它们来做菜,但是他觉得这样的行为有些不妥,因为那些辛苦劳作的农夫们会因此而笑他,而那些在厨房里忙碌着的人们会因此而讥笑他。他不禁想起了屈原和苏轼这两位古代的文人,他们都曾在自己艰苦的条件下,以食物为伴,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丰富
这首诗是一首贺寿诗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天开名世五百年,运当启圣先储贤。 威灵祥凤出奇瑞,十洲三岛高腾骞。 为天立心民立极,续道命脉开真传。 日生旸谷苍凉间,辅道王德充其全。 辉光笃实君蒙著,一朝扶翊升虞渊。 黄枢紫闼求甘盘,风云赫奕龙飞天。 正君定国有根本,披腹造膝无拘挛。 圣皇动息结师保,宫事府事咸咨焉。 功业巍巍心翼翼,不白得君如此专。 已知步武通霄汉
青衿学子愚且孱,龙门夙昔惭扳牵。 青衫白丁,年幼学究,学识浅薄,自愧不如; 龙门:比喻科举考试的考场,这里代指科举考试。 夙昔:从前。 攀牵:攀援,比喻求学。 愿依金鼎力薪水,庶与鸡犬同登仙。 愿借金鼎之力,以勤勉为薪火,努力进取,希望能像鸡和狗一样升入天堂。 金鼎:古代炼丹用的金属容器,这里比喻金榜题名,考取功名。 力薪水:勤劳地工作,用功学习。 鸡犬同登仙:传说中鸡和狗都能成仙
【译文】 当阳是楚国的名都,从前这里是用武之地。山中有磨砺兵器的石,陵上有拖枪射猎的谷。 自从春秋以来,纷乱不断,多少国家争夺霸权。盗贼横行,肆意杀戮。 城郭被摧毁,生灵被鱼肉。至今仍然荒凉,旷野中鬼魂在白天哭泣。 道途断绝烟火,一驿多茅屋。兴盛和衰亡交替,治理与混乱相随。 可怜江汉朝宗的百姓,他们的遭遇就像牛山之木一样悲戚。 鸟儿躲避天风,隐士抛弃了周粟。 遥望武陵源,怀念故土。 【赏析】
【注释】 跋旧题:在《跋》字下面加批语。 棣华西: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别号,因李商隐曾居长安城南,故称其为“棣华西”。 窗扇烟埃暗旧题:意思是说书卷上的灰尘遮蔽了上面的题字。 久视字书差可认:意思是说看久了,字迹模糊得认不出来。 初然吟玩是谁诗:意思是说刚开始读时,觉得是哪位诗人写的诗。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当时作者客游长安,寓居于棣华西。他看到自己的书斋中尘封已久的书籍
【注】 ①参横:北斗星横在天中,即子时。斗转:斗柄转向。五更:夜半时分。寒:指冬夜寒冷。黄堂:皇帝的正殿。幕客:主簿、掾史等属官。千岁颂:祝寿的颂词。羊荐:羊羹。五辛盘:用五种蔬菜做成的菜盘。 ②赏析: 首句以北斗七星横于天际为时,言夜已深了;次句点出“春”,是说天气转暖。这两句从时间和季节上点明了题中的“春”字,并写出了赵守此时的生活情景和心情。 后两句写家人侍奉赵守,为他设宴贺寿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一般用消极的字眼来体现。 1. “身扶晹谷出升日,手引咸池更洗光”一句,“晹谷”指太阳落山的地方,是太阳的归宿地;“咸池”,神话传说为太阳沐浴之泉。“身扶晹谷出升日
《石井亭》是宋代诗人刘子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一树疏桐蔽夕阳”:这里的“一树”指的是一棵树,而“疏桐”则是指稀疏的梧桐树。疏桐在夕阳的映照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也教客子久彷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棵树的情感。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留恋和不舍。 - “隔溪可惜谁亭馆”:这里的“隔溪”指的是隔着一条溪的距离
【注释】 游从旧分:游赏的同伴。分,分配、结伴。三径:泛指隐居生活。三径通幽处(陶潜《归去来兮辞》)。 依倚新交:依傍着与新交的朋友。瘦筇:竹杖。(筇是竹子做的手杖) 多病:这里指疾病缠身。无悰(chòng):没有兴致或兴致不高。无悰即无兴致。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天景色和诗人秋日里的生活。首句“游从旧分唯三径”,点出诗题,交代了诗人的友人很多,但只有三个人常在一起游玩,那就是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