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
注释:真应庙,指的是唐朝诗人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马后,于崖州(今海南岛)建的一座庙宇。浪夸骑鹤上清都,意思是他曾经幻想过骑着鹤飞升到清都仙境。滴露研朱自壮图,意思是他曾经用丹砂研磨成红色的汁液来壮壮自己的志气。海内不蒙君子泽,意思是他的恩泽并没有普照到全国。独遗石碣溉丹湖,意思是唯独只有这尊石碣在灌溉着丹山湖水。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李德裕的事迹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融堂:指佛寺。 2. 蛮触封疆:指人世间的是非纷争。 3. 奈若何:又怎么样呢? 4. 天公:天上的主宰或神灵,这里指月亮。 5.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6. 六窗:佛寺中供佛像的六个窗口。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诗。诗人把月亮人格化了,以天公自喻,写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表现自己豁达、洒脱的胸怀。 “融堂对月”四字,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宁静。首句点出地点是佛寺,说明此时是晚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 注释: 昨夜降临的清霜使得被褥感觉寒冷,落叶纷飞如同被霜覆盖。 - 关键词:清霜、絮裯(被子)、红叶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立冬前一夜的天气和景象,清霜让人感受到了寒意,而遍地的红叶则是秋天的象征。这里的“红叶”也暗指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冬天的一种感慨。 2.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 注释: 整个园林都被西风吹拂而去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其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考核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表达的效果和作用即可。 百丈有感 不染东华一点尘,桑麻满眼土风淳。 如何林下无嘉客,却有西湖浩荡春。 注释:百丈寺没有沾染东华门的尘土;眼前满眼都是桑麻,显示出一派朴素的土风。为什么百丈寺林下没有像其他寺庙那样聚集很多客人呢?原来这里只有西湖在浩荡地荡漾着春天的景色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内涵及其艺术特色。“终日劖镌弄假山”意思是:整日琢磨、雕刻、玩弄那些假山石。“栽花种草尽班班”,意思是:到处种植花草树木,显得非常整齐。“从前多少真山水,可笑傍人只等闲”,“从前”二句的意思是:往日有许多真正的山水,如今却只是被人们随意地对待。 【答案】 译文:整日琢磨、雕刻、玩弄那些假山石
注释:石山,指的是岩石山。素不驻足,指很少停留。偶一徘徊,偶尔徘徊一下。心甚乐之,心里很高兴。他日结茅名曰借亭,指将来在山里盖一座茅屋,名为“借亭”。未知主人然乎否也,不知道是谁的主人。成二绝,写成两首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石山、悬崖、深湾、危亭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同时
登蜀阜二首 秋风起时,宝货归家。秋毫虽细,润泽屋梁。锥刀之计,愚者所为。智慧之人,当谋远虑。 独留风月,无人问津。山亭之中,自有清欢。合着山景,顿成雅趣。人生短暂,何必执着名利? 注释: - 宝货秋毫归润屋:珍贵的货物被收归家中,滋润了房屋。 - 锥刀左计属痴儿:用微不足道的工具制定的计划属于愚蠢的孩子。 - 独馀风月无人管:只有风吹过月光,没有人关心。 - 合著山亭顿放伊
【注释】: 吕守之暮到三首 此山风月久尘埃,拂拭重新桂却开。 正要好诗相料理,昏鸦忽报守之来。 译文: 这个山中的风月已经很久没有打扫了,经过一番清理,桂花重新盛开。 我正打算好好整理一下诗歌,忽然听到乌鸦的叫声,原来是吕守之来了。 赏析: 此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与朋友相聚的喜悦之情。 第一句“此山风月久尘埃”,描绘了山中风景已经被时间所侵蚀,变得有些凌乱
诗句:一窗虚白贮婵娟,木叶无风自飒然。 译文:窗户里洁白无瑕的月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树木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也显得更加静谧美丽。 注释:婵娟——指月亮,此处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虚白——形容月光洁白无瑕。飒然——形容树叶轻轻飘落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一窗虚白贮婵娟,木叶无风自飒然”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
吕守之暮到三首 春日归舟五十诗,人间此乐尽无涯。 永平岸口匆匆别,又见西风上桂枝。 注释: 春日归舟五十诗:春天的时候,我乘船归来,共写下了五十首诗。 人间此乐尽无涯:在人间,这种快乐是无穷无尽的。 永平岸口匆匆别:在永平郡的河岸上,匆忙地告别。 又见西风上桂枝:又看到了西风吹动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