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
薄暮自南塔返足山 薄暮:傍晚;返足山:回到足山。在傍晚时分从南塔回来。 笋舆伊轧尽经邱,南塔从容半日游。 竹舆车(竹轿)轧轧地经过山丘,在南塔悠然地游览了一整天。 野鹤山猿留不住,又将诗过足山楼。 野鹤和山猿留不住我,又把这首诗题写在足山楼上。 足山:即足寺山,在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
【注释】 九里湾:在今江西奉新县。 吟风吟雨又吟晴, 吟风、吟雨和吟春是三种不同的咏物诗,诗人在这里把这三种不同内容的诗歌合在一起,以“又”字连接起来,说明自己对吟咏春天的兴致很高。 春满诗囊不负春。 满,指充满。诗囊,指诗人所积累的诗文。这句说,满腹经纶的诗人吟咏了一年的春天,没有辜负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时光。 一韵到家三十首, 韵,这里指诗歌的韵律。到家,指写尽了所有的内容。三十首,形容数量之多
唐山赤县距离修门不二百里,土风俭朴专务桑麻,我对此甚为喜欢。 深深涧谷唐昌县,莽莽桑麻古歙风。 但得长官能阜俗,不消此外别言功。 注释:唐山赤县,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东南。离县城大约二百余里,这里的风俗淳朴简单,百姓们只关心耕种桑麻,而我对这些非常喜爱。“深深涧谷”指的是唐山赤县的山谷;“唐昌县”指的就是唐山赤县;“莽莽桑麻”,意即郁郁葱葱的桑树与麻树
【注释】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即《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作者为李白。唐昌:今四川双流县,属成都市。尉廨:官署。足山:在四川双流县东,有山名。楼:在足山之巅。彩棒:指彩色的杖。千岩万壑拥楼栏:形容足山周围是千峰万壑,环绕着楼台。拥:环绕。朝来更有西山好:早晨起来,更觉西山景色美好。爽气:凉爽的气息,这里指山间清新的空气。拄笏看:手持手板(即手板笏,一种手执的手板)观看。拄笏:用手板支撑手杖。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火照寒沙雪欲流 - “火照”形容火光映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寒沙”描绘了寒冷沙地的背景。 - “雪欲流”意味着雪花似乎即将飘落。 - 译文:火光照耀着寒冷的沙地,仿佛看到大雪即将飘落。 - 赏析:此句通过火光和积雪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寂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 2. 恍疑身在剡溪舟 - “恍疑”表达了一种恍惚的感觉,像是在梦中。
【注解】 唐山:古地名,今河北丰润县。赤县:古代县名,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一带。修门:古关塞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余:我。“成”字原缺,据底本补。 【赏析】 首联“每到西湖辄黯然,山川草木亦雕镌。”是写作者到西湖后的心情,他看到山水景物,都像是经过人工雕琢,因而感到惆怅。次联“如何咫尺唐山地,混沌犹存一罅天”,则是对首句的补充和深化。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但仍然觉得天地混沌不清
生身不作第三流,肯作坳堂一芥舟。 时止时行皆正位,孰云吾道付沧洲。 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生身不作第三流,肯作坳堂一芥舟。 - 生身:生于此处,指自己出生的地方或出身背景。 - 不作第三流:不愿成为平庸之辈,不在社会的最低端或最低层。 - 坳堂:低矮的小屋或简陋的地方。 - 一芥舟:比喻微不足道的存在或地位。 2. 时止时行皆正位,孰云吾道付沧洲。 - 时止时行
注释: 1. 舟著滩根半雨晴:意思是说船只停靠在滩岸的根部,一半被雨水覆盖着。 2. 何须争浪苦争春:意思是说何必为了争夺海浪而苦苦争斗呢?这里的“争春”暗指争夺成功或胜利。 3. 抛从漫处平平上:意思是说抛投的动作要从容不迫,稳稳当当。 4. 绝胜从前弄险人:意思是说这样做比过去那些冒险的人要好得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船夫抛投船只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思考
烧香客 满路敲金插彩旗,此时心事即良知。 回头肯向慈庭用,念念吾亲定不欺。 注释:烧香客在路上敲着金器,插着彩色的旗帜,此时他们的心事就是对良知的追求。他们回头看向慈祥的母亲,一定会用这些钱来孝顺母亲,他们心里想的一定是自己的亲人不会欺骗自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烧香客在虔诚地烧香时,内心所思所想。他们一心向善,追求良知,用金钱来孝敬父母,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道眼昭昭洞九流,此心天地一虚舟。 - 注释:道眼,指洞察事物本质的眼睛。九流,古代指儒、道、名、法、墨、阴阳、纵横、杂、农家等九类思想流派。天地,泛指自然界和宇宙空间。虚舟,比喻心境如在虚空之中,不随物转,保持清静。 - 赏析:诗人通过“道眼”与“洞九流”表达了自己对各种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而“此心天地一虚舟”则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超然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