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吟雨又吟晴,春满诗囊不负春。
一韵到家三十首,人间有底等闲人。

【注释】

九里湾:在今江西奉新县。

吟风吟雨又吟晴,

吟风、吟雨和吟春是三种不同的咏物诗,诗人在这里把这三种不同内容的诗歌合在一起,以“又”字连接起来,说明自己对吟咏春天的兴致很高。

春满诗囊不负春。

满,指充满。诗囊,指诗人所积累的诗文。这句说,满腹经纶的诗人吟咏了一年的春天,没有辜负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时光。

一韵到家三十首,

韵,这里指诗歌的韵律。到家,指写尽了所有的内容。三十首,形容数量之多;也暗示着诗人创作诗歌的才华横溢。

人间有底等闲人?

底,指什么。等闲人,意思是平庸的人。这两句说,那些平庸无奇之辈怎能与一个饱读诗书、文才出众的诗人相比呢?

【赏析】

本诗作于元朝至正五年(1345),当时作者已年近五十,在家乡江西奉新过着隐居生活,过着田园自足的生活。此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开头二句,诗人首先点明自己吟咏春天的主题。他不仅吟咏了风雨交加的春天,还吟咏了晴朗明媚的春天;他不仅吟咏了春天的景色,还吟咏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欢乐。这种丰富的内涵,使得他的诗篇更加丰富多彩。

三、四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吟咏春天的情景。他不仅将春日里的风光一一收入囊中,还用一韵写成了三十首诗歌。这些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意。这种深厚的情感表达,使得他的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最后两句中,诗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世间哪有如此平凡的人?”这里的平凡之人,指的是那些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他们与那些饱读诗书、文才出众的诗人相比,显然显得逊色很多。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比,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自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