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扬欲我来山阴,季思欲我归严陵。
严陵山阴两无住,来去于我如浮云。
飞雪漫漫浙江暮,朔风吹船渔浦渡。
咫尺不到兴有馀,底须夜出山阴路。
东华尘土缁人衣,顾瞻禹穴何巍巍。
克艰一言万世师,季扬季扬何时归。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艺术手法即可。

“季扬欲我来山阴,季思欲我归严陵”,写诗人对季扬的邀请,表示自己要来山阴;对季思的邀请,表示自己要归严陵。

“严陵山阴两无住,来去于我如浮云。”意思是:严陵山阴两无住,来去如同浮云。严陵山阴即严子陵隐居地。严子陵曾在此隐居,故称严陵山阴。严子陵是西汉末年著名的隐士,汉光武时任太中大夫,后辞官归乡,隐居在会稽县东南的富春江畔(今浙江桐庐)。严子陵曾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后来就以严陵山命名他隐居的地方。严子陵的家在今浙江桐庐富春江边的富阳市富春江镇。严子陵的诗多写山水田园生活以及与世相违的思想感情。

“飞雪漫漫浙江暮,朔风吹船渔浦渡。”意思是:大雪纷纷浙水边傍晚,北风劲吹乘船行于渔浦之渡。浙水,即浙江水。浙江,指钱塘江,又称浙江、浙江江。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接福建、广东,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濒杭州湾及其与上海市的长江口,省境南北最大距离为3690千米。浙江省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缘的天目山东段与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浙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浙江境内河流众多,其中以钱塘江最为著名。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全长630公里。浙江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

“咫尺不到兴有馀,底须夜出山阴路。”意思是:咫尺之间却难以到达,何必要在夜里走出山阴的路呢?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这里指山阴。山阴,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封给儿子季札的食邑,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区。季札在山阴建有高台,称为“亭”。后人因以“山阴”为地名。山阴,指山阴县,今浙江萧山。

“东华尘土缁人衣,顾瞻禹穴何巍巍。”意思是:东华门内尘土飞扬穿着黑衣服的人,仰望着巍峨壮观的禹王洞。东华,古代天子所居之处,这里指京城。缁人衣,缁衣,僧徒服,这里指和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佛教僧侣。禹穴,指禹穴寺,即禹王庙。禹穴寺位于今浙江萧山区通惠路128号,始建于晋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古刹之一。

“克艰一言万世师,季扬季扬何时归。”意思是:能够坚持克难而立下的大志,将永远成为后世的楷模。季扬,指季札。季札,字子札,也称季子,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寿梦之子,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的弟弟。阖闾去世后,季札辅佐其弟夫差。夫差北上争霸中原时,伍子胥劝其杀伯父公子庆忌,季札则劝其不要轻举妄动。后来夫差伐越,败于夫椒,回师途中被勾践所杀。

【赏析】

本诗描写了一位僧人在严子陵隐居地附近渔浦渡口遇见一位身着缁衣、正在大雪纷飞的夜晚里乘船归山阴的僧人的情景。全诗四句一联,每联都运用对仗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僧人深厚的友情及对严子陵深深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