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四月筀,不闻二月萌。
箨龙忽当门,头角何峥嵘。
朅来此地荒秽耳,远隔长林不相倚。
群稚犹埋粪壤中,挺然剑拔参天起。
人云瑞应非偶然,妙不可诘那可言。
孰前孰后孰为瑞,孰识此根天地先。
祇今孤秀骇众目,半脱锦绷耸新绿。
善守勿令风雨摧,他年满地皆修竹。
【诗句】
杰侄所居之前旧无竹二月中忽出筀笋一根特立可爱为赋长句
旧闻四月筀,不闻二月萌。
箨龙忽当门,头角何峥嵘。
朅来此地荒秽耳,远隔长林不相倚。
群稚犹埋粪壤中,挺然剑拔参天起。
人云瑞应非偶然,妙不可诘那可言。
孰前孰后孰为瑞,孰识此根天地先。
祇今孤秀骇众目,半脱锦绷耸新绿。
善守勿令风雨摧,他年满地皆修竹。
【译文】
杰侄的住所以前没有竹子,但到了二月却忽然出现了一根竹子,它特别地高大,令人喜爱,于是写下了一首长诗。
我听说四月可以看见竹子,但没有听说过二月可以看见竹子。
竹笋从竹壳里突然冒出来,头角多么峥嵘,多么引人注目。
我来到这个地方,看到一片荒凉和肮脏,竹林离这里很远,无法靠在一起。
那些孩子们仍然被埋在粪土之中,但是这棵竹子却能挺直身体,像一把锋利的长剑一样高高地生长在天空中。
人们说这根竹子是吉祥的象征不是偶然的,它的美妙之处让人难以言喻。
谁是先于谁出现的,谁是后来出现的,谁能知道这根竹子是天地间最先出现的呢?
现在这棵竹子独自高耸着,使它在众人面前显得非常壮观,一半已经脱离了捆绑它的绳子而展现出新绿色的嫩芽。
好好地守护这棵竹子,防止它被风雨所摧毁,到那时它将会遍布大地都是竹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竹子的生长故事,充满了生动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竹子生长过程的描述,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成长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命力的赞美。
诗中的“杰侄”是诗人对自己侄子的一种称呼,可能是为了强调诗中的主角是自己侄子所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旧无竹”表明该地以前没有竹子,而“二月中忽出筀笋一根”则表示在二月份突然出现了一根竹子,这种突变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四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竹子的奇特之处。诗人通过对比四月和二月的竹子,突出了竹子生长的季节性特征,以及它在春天的快速生长。同时,“箨龙”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外壳和内部的竹芽,它们在春天迅速生长,形成了独特的景象。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了对竹子象征意义的探讨。竹子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因为它能够独立于外界环境,坚强地生存下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生命力量的赞美,认为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赋,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
诗人还通过描写竹子的成长过程,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他鼓励人们要像竹子一样,即使在困难和逆境中,也要保持坚韧和毅力,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对于任何追求成长和发展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