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来衮雪夹中洲,声撼危栏趾欲浮。
冷眼青山青不断,狂澜千古自争流。

【注释】

衮(ɡǔn)雪:指大雪花。

中洲:中间的洲渚,即江心沙洲。

声撼危栏趾欲浮:声音震得栏杆都快要被震动了。

冷眼青山青不断:用冷眼看青山,青山永远都是青色的,好像没有变过。

狂澜:汹涌的波浪,这里泛指惊涛骇浪。

千古:千年。

自争流:自己与水争着流动。

【赏析】

《双溪》诗作于诗人晚年。此诗描写的是一幅冬日的雪景图,画面上,雪峰巍峨耸立,山腰积雪皑皑,江面波翻雪舞。诗人以“衮雪”为题,意在突出雪的洁白与壮观;以“中洲”为题,意在表现雪的覆盖之广、之深。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却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令人仿佛置身于那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

首句“奔来衮雪夹中洲”,写大雪纷飞,从空中扑向江心的小洲。一个“奔”字,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疾速飞降的景象。“夹中洲”,是说雪花密集地落在江中小洲之上,把小洲装扮成了一片洁白的世界。“声撼危栏趾欲浮”,这两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写雪景。雪花落定后,随着江水的激荡发出声响。“声撼”二字写出了雪落之声的震撼力量,使人感到似乎连栏杆都要被震动似的。“趾欲浮”,是说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江中的小洲上,有的几乎要漂浮起来。“趾欲浮”三字极传神地写出了大雪的威势。

第二句“冷眼青山青不断”,写诗人面对眼前景色时所发出的感叹。“冷眼”二字,不仅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冷漠,而且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诗人站在高高的楼上,望着远处的山峰,只见山色依然苍翠如故,绿意盎然。“青不断”,既写出了山色的青翠,又暗示了诗人对时光的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第三句“狂澜千古自争流”,写江水在大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浑、壮阔。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江水比作狂澜巨浪,生动地描绘出长江奔腾不息、永不停息的自然景象。“自争流”三字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美景色时的心情。他不禁感慨万千,想到自古以来长江就一直在与洪水争斗,奋勇向前。

这首诗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