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宗武
诗句释义: 抱璞含和道俗同,寥寥万代想皇风。 翻译:抱着玉石并保持平和之道,与世俗之人共享和谐之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人仰望着帝王之风采。 注释: 1. 抱璞:怀抱玉器(比喻有才能的人)。 2. 含和:包容和谐。 3. 道俗同:指道家与儒释等其他宗教或学派的人共同追求的真理。 4. 皇风:指的是君主之风,即君主的风范、气质和行为。 5. 寥寥:形容数量少或稀少。 6. 万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思想情感。“僧庵恰好傍山坳”是说和尚庙正好坐落在山腰。“门外幽泉碎玉敲”是写泉水从寺庙门口流下,像碎玉似的撞击着石岸。“棋罢道人心似水”是说下了一局棋后,道人的心也变得像流水一样。“一钩新月挂松梢”是说月亮已经挂在了松树的梢头。 【答案】 诗句
卫宗武·《阅道书 其一》 穆穆皇皇九五居,舍儒为政岂良图。 不思济世思超世,佞佛求仙总是愚。 注释: 1. 【译文】:庄重威严的样子像皇帝,放弃儒学去治理国家不是好的打算。不考虑治理天下只想着超凡脱俗,信奉佛教和追求神仙长生都是愚蠢的行为。 2. 【赏析】: 卫宗武的这首《阅道书 其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判。他认为当时的统治者应该放弃儒学去治理国家
注释: 七十三:诗题序数,表示这是第三首。 老病身:年老多病的身体。 扁舟:小船,代指船只。 吴兴:今江苏苏州一带,是谢灵运的家乡。 消磨尽:逐渐消逝。 却认青山作故人:却把青山当作老朋友一样看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山水时写的。首联写自己年纪大了,疾病缠身,经常乘坐小舟来往于吴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颔联写自己已经年老体衰,但依然坚持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
卫宗武,宋代诗人,其作品《霅山和丹岩晚春韵》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更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未许归船转柁牙:不愿意让船只改变航向,回到故乡。 - 爱山犹恋自山家:热爱这片山,就如同热爱自己的家一样。 - 牡丹开尽春无几: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已经不多了。 -
【注释】 落木萧萧:落叶纷飞。萧萧:形容落叶飘落的声音。古寺秋:古老的寺庙在秋天里。雨初收:秋雨刚刚停歇。翠屏:绿色的屏风,这里指代草堂。机云:像云一样的机缘。旧游:过去的游历。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秋天的寺院里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雨刚下过,绿色的屏风显得更加美丽了,千载之下书香依然浓郁,谁又能记起当年那些像云一般机缘的往事。 此诗为酬和之作,前一首诗中沈子明称赞了陆龟蒙的《二陆草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意境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注意不要遗漏诗歌中的任何一句诗。同时还要抓住诗歌中的形象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山光水色染秋容”,意思是秋天,山林的水色染红了山色,也染红了秋天的面容。这里,“染”字用得十分贴切,既写出了色彩对人的感染力(“染”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色彩,二是影响)
【注释】涓涓:泉水缓缓流淌的样子,比喻细微的声响。玉鸣:形容泉水如玉一样清脆悦耳。天寒:天气寒冷。林静:树林寂静无声。松香:指松木燃烧时的气味。书横几:在几案上书写文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秋日山林图。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泉石涓涓作玉鸣,天寒林静鸟无声”以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和寂静的树林为背景
【注释】 疏林:稀疏的树林。 四山:四周的山。 碧:绿色,这里指云。 乔松:高大的松树,这里指月亮。 待月华:等待月光照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高望远时,看到落日的余辉洒在疏林中,看到雨后的菊花依然盛开,看到天空中的浮云渐渐消失,看到远处的群山被月光照亮,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景色的七言绝句。全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注释】 二陆: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谢安(字安石,号东山)。草堂:指谢安退居东山时建的别墅。 【赏析】 此诗为赓和沈赞府题二陆草堂而作。首联写谢安退隐后,依然保持着豪迈、壮志未酬的精神风貌;颔联写谢安虽退居山林,但心中依然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深知“莼羹鲈脍”之美,却仍想返回故里寻找新的美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既赞美又惋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