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原妙
释义:学习道法的心态,如明镜般明亮,纤尘一沾即忘形。 廓然开朗,照出娘生面,青烟锁翠屏。 注释: 1. 示徒:教导徒弟。 2. 其:代词,指“学道之心”。 3. 似:如同,犹如。 4. 镜明:形容镜子明亮。 5. 纤尘才染便忘形:意思是说,只要有一点污垢,就立刻忘却了本来的样子。 6. 廓然:开朗的样子。 7. 照出娘生面:意思是说,开阔开朗地显露出原本的面貌。 8. 一簇青烟锁翠屏:意思是说
【注释】 示如法禅人 其三:告诉如法的禅人。 如如不动法中王,举足无非是道场:如同如不动是法中王,举足无非是道场。意谓修行的人要像不动如山一样,不动摇,不动摇就是法中之王,举足都是道场。 不到水穷云尽处,争知觌面是檀郎:如果走到水的尽头和云雾的尽头,你怎么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你的情人呢? 【赏析】 此诗写禅人的修习功夫。第一二句写禅修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三四句写禅修者在修习过程中
【注释】 云庵:即云庵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区北面。 拖雨去,半舒半卷逆风来:形容云层浓密时,云雾像被风吹拂着一样,随风飘动。 却把柴扉永夜开:意思是说即使天黑了,我也打开柴门让它们进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云庵寺周围美丽的风景和它给人的愉悦感觉。首两句写云,云朵或浓或淡地飘荡在天空中,像被风吹拂一样,随着风雨的变化而变幻多姿;云层半舒半卷,像是逆风飘来的。第三句写人,诗人为云所怜惜
注释: 在山中行走,身体轻飘飘的仿佛要飞起。 我担心飞走后会引起世人的惊恐。 译文: 在山中行走,身体轻飘飘地仿佛要飞起。 我担心飞走后会引起世人的惊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想飞升而去,但又害怕飞升后会引起世人的惊恐。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辞世”“入死关”“出死关”,“须弥山”是佛教里的山名。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这样,很多题目才能准确作答。 【答案】 译文:生时不想死,死了不辞别
注释:识得了禅法,就能认识它的根源。全身都陷在尘世的围困之中。即使和座的人都掀倒了,仍有烟霞缭绕在翠微山之间。 赏析:诗人以“识”字开头,表达了他对禅宗的领悟,认为禅宗的本质是“识”而不是“行”。他通过对禅师的描述,展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他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禅宗的本质,才能真正地修行。 他也指出了禅宗修行中的问题。他认为,禅宗虽然强调“无为”,但在实际修行中,人们往往会陷入“有为”的境地
注释:我直接到达悬崖上的上关,白云在影子中转身都很难。如果我能够通达变化,那么夺取食物驱赶耕牛就都是闲事了。 赏析:本诗是作者的自述,表现他直造悬崖上上关,白云在影子中转身都很难,如果通达变化,夺取食物驱赶耕牛就可以成为闲事了。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宇宙法则以及人生哲理的领悟和体悟
澄潭千载毒龙蟠,倒岳倾湫谁解看。 直下一刀成两段,虚空粉碎髑髅乾。
一二三四五六圈,心肝粉碎髑髅穿。 若将方木投圆窍,丑姥争教得少年。
无端平地起干戈,争似属牛人更多。 满面惭惶无着处,低头依旧入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