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原妙
诗句解释: 1. 资生贵图求富: 追求财富来生活。 2. 参禅贵图求悟: 参禅(即修行、领悟佛法)来寻求内心的觉悟。 3. 求悟若学资生: 学习是为了获得智慧,就像为了生计而工作一样。 4. 个个成佛作祖: 每个人都能达到佛的境界,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宗师。 5. 咄(dū): 一种语气词,表示惊讶或反问。 6. 甜瓜彻蒂甜: 形容事物的本质或核心是美好的,即使外部看起来并不完美。 7. 苦瓠连根苦
释义:在红尘中修行,追求山居生活,但身心都得到了寂灭,这是修行的足够。只要心中有憎恶和喜爱,就不参禅也是修行。 注释:红尘,世俗世界;学山居,追求隐居生活;寂灭身心道有馀,达到身心寂灭就是修行;不参禅亦是工夫,即使不去参禅也是修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通过修行达到了身心寂灭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修行的足够。他并不需要再去参禅,因为他已经参透了一切,心中没有憎恶和喜爱
【注释】 1.偈颂六十七首:指佛教禅宗的颂文。 2.其六十二:即第二十二首。 3.布袋头:即布袋和尚。 4.百千牛:比喻众多的信徒。 5.芳草:喻指佛教。 6.纵随:任凭,任其自然。 7.收:收取。 8.重会面:再次见面。 9.半含容笑:一半含着笑容。 10.半含羞:一半含着羞涩。 赏析: 这首诗以布袋和尚自比,表达了他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是佛教经文的一种文体。 偈(jié):佛教经文中的唱词。 颂:佛教经文中的韵文部分。 急水滩头:急流的江岸。 泊:停泊。 小舟:小船。 切须:一定要。 牢把:紧紧地握着。 遮绳头:系船用的绳子。 “蓦然”:突然。 血迸流:血流如注。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急流的江岸上泊舟,由于水流太急,诗人不得不紧紧握住系船用的绳子。不料,突然之间,绳子断了,诗人无法回避
注释: 功夫没有达到,就无法成为方圆,宽着路,急着鞭。只要这个心总是不模糊,就任凭沧海变成桑田。 赏析: 此诗为佛家偈颂。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其特点是在对仗和音韵上下功夫。 “工夫”二字用得非常巧妙。功夫,指修行、修习的造诣;工夫,则指功夫的深浅程度,即修到什么程度。所以,此句是说,功夫不到,就不能成为方圆,不能成为方圆,也就达不到“程途”。这两句是对偶句。
注释:今年龙象颇多,权作三堂结夏。虽然名字不同,是法本无高下。 译文:今年的龙树和迦叶的形象很多,我们暂时把它们当作三堂(即三个寺院)用来结束夏季的修行。虽然他们的名字不同,但他们所修之法本质上没有高低之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尊重和理解。他认为,无论是谁,只要他修持佛法,那么他的佛法就是正确的,没有高低之分。这是一种对佛法的平等观,也是对众生平等观的一种体现
【注释】 千疑万疑,祇是一疑。 这句诗的意思是:千百种疑虑,只可能是一个疑问。若能解开这个疑问,就不会让问题越积越多。 若能决此一疑,免教节上生枝。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能够解决这个疑问,就不至于让问题越来越多,就像树枝一样盘绕不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智慧。在面对众多的问题和疑虑时,如果能抓住核心,解决关键问题,就能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散
诗句:呱声未绝便称尊,搅得三千海岳昏。 译文:婴儿的啼哭声还未停歇就被赋予了尊贵的身份,这声音如同巨浪一般冲击着整个世界,使所有的山川都为之震动,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注释:呱声:婴儿的啼哭声。未绝:还没有停止。尊:尊贵的意思。搅得:扰乱。三千海岳:指所有的地方和国家。昏:震动,被惊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婴儿的声音如何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环境的一种深刻的感受
【注释】 拄杖:手执拐棍。点额:指被棒击打。弄潮:泛指游泳或游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喻拐杖来表达人生哲理,说明人的命运往往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诗人以拐杖为喻,指出“识得拄杖子”,就能认识命运的束缚;“不识拄杖子”,也会受到这种束缚。接着又进一步指出,即使没有受到拄杖子的束缚,也会因为不善于应对而遭受挫折,甚至被棒打。这首诗语言平实,比喻贴切,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意句不到,宗说不通,盲龟跛鳖。 - “意句”指的是诗中的含义或主题,“宗说”是指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阐述。“不到”意味着理解不深入,“不通”则表示阐述不清晰。这里的“盲龟跛鳖”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那些理解力弱或表达不清晰的人。 2. 意句俱到,宗说俱通,盲龟跛鳖。 - “俱到”和“俱通”都是指理解深刻、阐述清晰。但在这个语境下,它们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