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小雅》作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诗作,整体把握诗中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原文,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环境来分析,答题时应注意选项中的表述和具体诗句是否相符。 (1) “河东马步军副总管王公”是这首诗的标题。“王公”指的是诗人自己;“河东”指的是地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县境内;“马步军”指的是骑兵、步兵部队的总称。 (2) 第一句写王公率领军队守卫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
【注释】 刘公:指刘继业(1574-1646),明朝末年的名将。真定府路兵马都钤辖:官名,管理军政的长官。 绥:安,保持。古人所长:指古代人以勇敢、忠诚著称。 有如刘公:像刘公这样的人物。与城俱亡:同城市一起毁灭。 兵挐常山:在今河北正定县一带与敌人作战。兵挐,战斗。常山,地名,今河北省正定县。 公以身当:你亲自上阵抵御敌人。 生竭其勇:尽自己的生命去奋勇杀敌。 力挫戎行:用武力打败敌军。
提举京城四壁守护刘公 刘公英勇,心系王室。 气吞强敌,忠诚如日月。 九鼎破碎,四海动荡。 刘公如山岳,巍峨屹立。 富贵不能引诱,威武不能屈服。 持节而死,无愧于忠诚。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忠勇的将军刘公的形象和事迹。诗中通过描绘他的英勇、忠诚、坚定等品质,赞美了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将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迈和悲壮的气氛
【译文】 强敌的寒盟,忽然越过边境。 你手持汉节,在界河迎接客人。 弓弦突然响起,全境震惊害怕。 外臣桀傲不驯,自以为强大。 你毫不畏惧,誓死不屈服。 舍生取义,美名流传千年。 【注释】 吏部员外郎:唐朝官名。唐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中的吏部侍郎属员。主管选授文官及考课官吏之事。 强敌寒盟:指吐蕃侵犯边关时所缔结的和约,但后来背信弃义。 兵忽逾塞:指吐蕃军队突然越过边境。 公持汉节
天崩地陷,革我洪图。 孰敢争之,维时醇儒。 祈复明辟,义在捐躯。 猛虎垂涎,遂捋其须。 骊龙不睡,乃探其珠。 身赴沙漠,名振九区
建炎绍统,锐于中兴。 乃得贤辅,食檗饮水。 责君尧舜,良哉股肱。 苟用其言,不难丕承。 时相巨蠹,忌嫉才能。 群邪翼之,如彼鹯鹰。 公奋不顾,忠勇日增。 瞻之维何,垂天之鹏。 琐琐潜善,陋比蛙蝇。 贤死奸寿,何戒何惩
洪河滔滔,撼野摧山。 砥柱中立,独当狂澜。 敌势焰焰,动植俱残。 公俯视之,若萤磷然。 知无不为,独殿中原。 方事北讨,将以身先。 赤羽若日,朱旗绛天。 二贼巧沮,行或止还。 虽醢二贼,奚足偿焉。 夺之遽矣,中外悲叹
金人强悍,一岁再至。 公提郡兵,疾驱入卫。 敌将易姓,公秉大义。 独敢抗言,必复赵氏。 欲扶日驭,力扫氛翳。 身拘名张,忠烈振世
巍巍孙公,忠烈俱伟。 受天大任,渊渟山峙。 谋谟密宥,帝所眷倚。 付以留钥,又托以子。 天未悔祸,甘赴万死。 国家德泽,周及远迩。 罹兹祸变,孰奋而起。 公节不渝,独负大美。 若神人然,众所仰止。 彼以偷生,徒奄如鬼
烈烈李公,实备全德。 义动幽明,气贯金石。 扈跸敌营,爰究忠烈。 杞人之忧,废立大厄。 公挺不顾,二将面叱。 勇甚雷霆,天地动色。 命轻鸿毛,名高斗极。 燎火之焚,不变蓝璧。 滔天之溺,砥柱独立。 死得其所,震耀方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