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汝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描绘了一座高山上的寺庙,以及那里的自然环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怀寄披云峰诚上人” - 怀:思念,怀念 - 寄:寄托 - 披云峰诚上人:指的是在山上修行的人,披云峰是地名,诚是对他的尊称。 第二句:“院高穷木盛” - 院:寺庙 - 高:高大 - 穷:极尽 - 木盛:形容树木茂盛 - 注释:这座寺庙非常高大,树木生长得非常茂盛。 第三句:“野极静无言”
赠披云峰岳长老 禅外掩松扃,闲眠度岁阴。 雨侵香篆湿,苔长屐痕深。 水在铜瓶冷,云归玉磬沈。 前山有灵药,时策杖藜寻。 注释: 1. 禅外掩松扃:禅宗修行者常以松木为材制作门扉或床榻等物,这里指披云峰的和尚用松木做的门,因此称“禅外”。 2. 闲眠度岁阴:形容在闲暇之余度过漫长的岁月。 3. 雨侵香篆湿:雨水滴落在香炉中的香灰上,使香灰湿润。 4. 苔长屐痕深:苔藓生长在石上,鞋印深深。 5.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江城从别后,闻说在松间。 “江城”指的是长江沿岸的城池,“松间”指松林之间,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听说他隐居在松林之中。 2. 度日长扃户,终年不下山。 “度日长扃户”意味着长时间闭门不出,过着隐居的生活。“终年不下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状态的持久性,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坚守。 3. 静为诗所役,闲免事相关。
【注释】 ①叨命服:承蒙恩赐的官服。 ②天台:指浙江省天台山,为五岳之一,风景奇秀。传说这里是神仙居所。 ③院接石桥住:寺院旁边有座石桥。 ④瀑:瀑布。 ⑤松闲:松树挺拔疏朗。 ⑥雪里更谁来:雪花纷飞时还有谁会来? ⑦藜杖:用藜草做成的拐杖。 ⑧看云上古台:在云中遥望古台。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天台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点出“天台”
注释: 1. 忽向新春里,闲过隐士家。 2. 旋收松上雪,来煮雨前茶。 3. 禽换新歌曲,梅妆隔岁花。 4. 应惭非遁者,难久在烟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全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种种细节,展现了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第一句“忽向新春里,闲过隐士家。”诗人突然来到了一个刚刚到来的春天,他闲逛在一处隐士家中。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禅外掩松扃,闲眠度岁阴。 雨侵香篆湿,苔长屐痕深。 水在铜瓶冷,云归玉磬沈。 前山有灵药,时策杖藜寻。
院高穷木盛,野极静无言。 险路通岩顶,香泉出石根。 微风飘磬韵,幽鸟啄苔痕。 常记相留夜,秋堂共听猿。
忽向新春里,闲过隐士家。 旋收松上雪,来煮雨前茶。 禽换新歌曲,梅妆隔岁花。 应惭非遁者,难久在烟霞。
曹汝弼,字梦得,号松萝山人,休宁(今属安徽)人。 隐居不仕,真宗景德、大中祥符间与种放、魏野、林逋交游(《瀛奎律髓》卷四七)。 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人物·隐逸传》。 有《海宁集》,已佚。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
曹汝弼,字梦得,号松萝山人,休宁(今属安徽)人。 隐居不仕,真宗景德、大中祥符间与种放、魏野、林逋交游(《瀛奎律髓》卷四七)。 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人物·隐逸传》。 有《海宁集》,已佚。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