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
【注释】: 园橘,即橘子,这里指橘子。芳条结寒翠,圆实变霜朱,指橘子枝上的花朵已经凋谢,果实也由青绿色变为深红色。徙根楚州上,来覆广庭隅,指橘子已经移植到楚国的土地上,现在又覆盖了庭院中的角落。 这首诗是诗人在楚州(今属江苏)看到橘子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尽,地上的橘子也全部成熟,于是写下了这首《园橘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橘子成熟的美丽画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橘子为描写对象
下面是对《闺思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春草醉春烟,深闺人独眠:春天的草丛中飘散着春天的烟雾,深闺的人独自睡觉。 - 积恨颜将老,相思心欲燃:累积的怨恨让容颜变得苍老,相思之情使得心灵渴望燃烧。 - 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几次在月圆之夜飞奔梦境,梦游到情郎身边。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一个深闺女子的孤独与思念
注释: 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 端绥挹霄液,飞音承露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早蝉的生命历程和声音的美妙。首句“生随春冰薄”,描绘了早蝉在春天时,随着冰雪融化而出现,生机勃勃,但生命的脆弱也由此显现。第二句“质与秋尘轻”,则描绘了早蝉虽然生命短暂,但其本质却轻盈如秋日的尘埃,既表达了对早蝉生命力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第三句“端绥挹霄液”,描绘了早蝉振翅高飞的情景
拟古五杂组诗 会涂山·往复还 两崤关·不得已 诗中描绘了古代诗人在特定背景下的情感与思想,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诗句如下: 1. 远树浮,孤烟起: - “远树浮”意味着树木在水面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浮动于水面。这种描绘方式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动态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风拂过江面的轻柔与树叶随风摇曳的轻盈。 - “孤烟起”则突出了天空中孤独的烟雾升起的景象。这里的“孤”字不仅描述了烟雾的数量,更表达了其在视觉上的孤立感。烟雾缓缓升腾,逐渐弥漫在宽阔的天空之中,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感的画面。 2
以下是对范云的《酌修仁水赋诗》进行逐句解读: 1. 三枫何习习 - 注释:三枫,指的是秋天的枫树;何习习,形容风儿轻轻吹拂,树叶摇曳的声音。 - 译文:秋天的枫叶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 赏析:诗人用“三枫”和“何习习”描绘了一幅秋天枫叶飘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2. 五渡何悠悠 - 注释:五渡,指的是河流上的五个渡口;何悠悠,形容水流缓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诗句原文: 楚妃歌修竹,汉女奏幽兰。 独以闺中笑,岂知城上寒。 译文: 楚国的王妃在歌唱修长的竹子,汉朝的女子在弹奏幽静的兰花。 她独自在闺房中欢笑,却不知城墙之上的寒冷。 注释: - 楚妃歌修竹:楚国的王妃在歌唱修长的竹子,这里的“楚妃”指的是古代楚国的美女。 - 汉女奏幽兰:汉朝的女子在弹奏幽静的兰花,这里的“汉女”指的是古代汉朝的女性。 - 独以闺中笑:她独自在闺房中欢笑
《咏桂树诗》 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 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注释与译文: - 南中有八树:南方有八棵桂花树。 - 繁华无四时:桂花树四季常青,不经历四季更迭。 - 不识风霜苦:不了解自然界中风雨的考验和辛劳。 - 安知零落期:怎能知道这些花朵将如何凋零衰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南方桂花的繁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首句描绘了桂花的美丽景象
【注释】 数名:指诗中提及的十位诗人。 趫勇:敏捷勇猛,形容人勇敢善战。 二广:指广州和广西,泛指南方地区。 雄虎:雄壮的老虎,比喻强大的军队。 三河:指黄河、淮河和长江,泛指北方地区。 楯橹:盾牌和长矛,古代战争中常用的兵器。 驻青跸:停止车驾在青草地上休息。 瘗玉:葬玉,指埋葬。 五十又舒旆:五十多天后又展开军旗。 旌麾:指挥用的旗帜。 六郡:指六郡地方的百姓。 良家子:指出身好家庭的儿子。
【注释】三山:在今江苏常熟县东南,相传为周穆王巡游所登。仄径:险峻的小路。崩:崩塌。危:倾斜。丛岩:丛生的岩石。耸:高起。垂:低垂。卷节:弯曲。水树:指树木倒影在水中的样子。蟠枝:盘旋交错。海中:海上。自重:独自承受。江上:长江之上。如斯:如此。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三山后有感而作。诗人以“仄径”、“丛岩”、“石藤”、“水树”等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