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润
【注释】 黑谷东路山:指黑谷道上那一路的山峦。黑谷:泛指山间的溪流,这里指黑河。东路:即东行的路。 高冈盘崔巍:高高的山峰环绕着。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白石落绝壑:白色的石头落在深深的峡谷中。 鸣泉咽古窦:泉水在古洞中发出声响。 岩麓净如削:山崖的根部像刀削一般。 缅想融化初:回忆当初山体的融解。 元气:天地之间的气。下磅薄:从下面压迫。 山灵:指山上的神灵或山体本身。 株脉:指山中的树木
和杨廉夫县尹游山诗韵 青山倚天高,崖谷入晦冥。虎豹踞九关,无由闭岩扃。 企想贤哲士,寥落如晨星。寒风健鸟翮,暑雨吹鱼腥。 《竹枝》变《韶舞》,羯鼓如震霆。黄流浑淳源,浮尘滓沧溟。 凤去几千载,苍梧山更青。 注释 - 青山:形容山峰直插云霄。 - 倚天高:形容山峰非常高耸。 - 崖谷:指山峰的陡峭与深邃。 - 入晦冥:进入昏暗的地方。 - 虎豹:指凶猛的野兽,象征危险或强大的力量。
这是一首描写登临何山的诗。全诗以“偕张清夫登道场何山”为题,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上何山时所见的美景和所感的心情。 松楸(sōng qiū)夹道云迷麓:松树与楸树交错在一起,仿佛是一道屏障,挡住了远处的云气,使山麓显得更加迷人。 细泉无声走空谷:细小的泉水在山谷中流淌,发出细微的声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扪萝(méi luó)倚磴(dèng):伸手攀爬藤蔓,依靠石梯前行。形容山路崎岖难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识记和理解名篇名句,并加以背诵,同时注重理解其意思及表达的意境、感情等。本题要求考生将所给的诗句依次输出,然后翻译,最后给出注释和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的情况,如“明”“招魂”、“冷”“窥山园”“松风”“青鸟”等字要写准确。 【译文】 道山亭下梅花村,坡仙作诗为招魂。 明姿照人隔寒水
【注释】 1、榆林:地名,在今陕西省榆林县。 2、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月高星藏光:月光明亮,星星隐藏不见。 4、天静四山出:天空宁静,四周山峰显露出来。 5、炊烟敛林墅(shù):炊烟渐渐消失在树林别墅之中。敛(liǎn),收敛的意思。 6、群作向昏毕:大家都在黄昏时分结束了劳作。 7、物情初无干:万物之情最初与世无关。物情,指大自然的生态和规律。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需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逐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指出其手法或情感等具体表现。本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大长公府群花屏诗》。此为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雨后春花的绚丽多姿,来赞颂春天的美好。“众绿郁阴翳”一句点明时节,写百花盛开,绿叶茂盛。“绡囊蹙红巾”“光焰当林丽”,两句对仗工整
题拙作小图二首 招提抱层岩,阑楯出虚迥。 微微宿霭收,转见苍林静。 客子更何之,扶筇蹑云磴。 注释:招提寺坐落在高山之中,层层的岩石环绕着它。栏杆和台阶从高处伸出,显得高远空旷。随着山间薄雾逐渐消散,远处苍翠欲滴的树木变得宁静而清晰。我作为一个游子,不知何去何从。只好扶起手杖,踏上云雾缭绕的石级。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招提寺后所见到的景色和心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诗句解读 1. 石民瞻山图 - 描述一幅描绘山峰的画,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2. 女娲炼五色 -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造神,常被用来代表创造力与艺术。此处提到“炼五色”,暗示画作色彩丰富,可能是以山水为主题。 3. 大磈补不牢 - “磈”在古代汉语中指石头,这里可能意味着山峰坚固如铁,不可动摇。 4. 至今西天首 - 这一句表明画中山峰高耸入云
【注释】1.碧山:青翠的山峰。2.老树:指苍劲的古树。3.突兀(wù):高耸。4.岚光:山间的云气。5.晓候:清晨。6.隐现:时隐时现。7.空谷:山谷,幽深之地。8.佳人:美丽的女子。9.胡宁:何去?10.欲行役:打算外出做官。 【赏析】此为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林图,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孤寂凄清之感。首句写山的高峻,次句写山的挺拔;三
【注释】 1. 大长公府群花屏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写在庭院中的白玉兰。 2. 秋高银河泻:形容白玉兰的洁白。 3. 碧宇净如洗:形容白玉兰的纯洁。 4. 飞仙自天来:比喻白玉兰像天上的仙女一样美丽。 5. 幻作白茶蕊:比喻白玉兰的花苞就像茶花的花朵。 6. 清香不自媚:意思是说白玉兰并不因为自己的美丽而炫耀。 7. 迥出山谷底:意思是说白玉兰的美丽超过了山谷。 8. 盈盈双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