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晦
注释:东南有美丽的箭,出自稽山的竹子。一发出就悲鸣哀猿,再发出就会掉落飞鸟。我回忆起射聊城书,功成如此之快。贤良啊鲁连子,千古仰高躅。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的《鲁郡尧祠送张明府之任蜀州》中的一部分,全诗共有10句。 “东南有美箭,出自稽山竹”,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稽山的竹箭,表达了对稽山竹箭的赞美之情。“初发号哀猿,再发落飞鹄”,诗人通过描述竹子的箭发出的声音,以及箭矢落地时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借助诗歌中的语言,从题材、主题、作者情感和思想倾向等角度进行分析。“老鹤复老鹤”,是说自己也是一只老了的鹤;“笼中稀饮啄”,是说在笼中很少饮水啄食;“岂无万里心,高飞向寥廓”,是说我也有飞翔万里的愿望。诗人借自述来表达自己壮志不已、高翔远举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我这只鹤也老了,被关在笼里喝不上水吃不上食
【注释】 比述二首:指《诗经·小雅·甫田》中的“我取其陈,食享同时。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鼓钟于宫,声闻于外。以奏滥财,以对于天。无此三物,于彼东南。心之忧矣,如匪浣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朱熹集传:“陈,谓旧时之祭器也。君子有德则陈设之,所以荐举贤者而与之共事。言我取其旧者之祭器,以飨宾客,而心悦之也。‘我取’下‘食享’二字,是宾主之间之辞。”彤弓:大红色的弓。彤:赤色。古时天子
注释: 众木与时谢,孤松自寒色。 深根远莫移,老干益堪惜。 溪南有馀地,尘外颇幽寂。 手种一万枝,心期二千尺。 风云歘交会,雨露浸生息。 他日此盘桓,清阴覆泉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树的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孤松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孤松比作人,赋予了其生命和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对孤松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干戈寻满地:描述战争带来的破坏,到处充满了兵器和战斗的遗迹。 - 注释: “干戈”是古代的武器,象征战争;“寻”意为遍布或遍及。 - 译文: 战争使得兵器遍布地面,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 2. 愁杀杜陵人:表达了因战争引起的哀愁和悲痛,使人感到极度悲伤。 - 注释: “杜陵”是地名,这里指代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 - 译文: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林下栖迟好,一窝天地春。” - 解释:在树林下方居住和休息很舒适。春天的景象让一切生机勃勃。 - 注释:描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春天带来的活力与希望。 - 赏析: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第二句:“流年催白发,随分守清贫。” - 解释:时间流逝,白发渐生;我随遇而安,守住贫穷。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写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段 巢居不厌客,况乃佳客至。 注释:居住在巢里不觉得厌烦,更何况有佳客来访。 赏析: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宾客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第二段 撷蔬荐浊醪,谈经得真趣。 注释:采摘蔬菜准备美酒,谈论经书获得了真正的兴趣。 赏析: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他与朋友一起品味生活的闲适之乐。 第三段 归云度遥岑,斜日在高树。 注释
【解析】 1.旅食:寄食他乡。京华:指京都长安,即今西安。莺啼上苑春:莺啼声声,春天到来,这里用“上苑”指代皇家园林。2.鲁连:战国时期著名的侠义之士,因反对奏主听信秦国的谗言,被派去齐国游说齐王,劝其勿听秦使范雎的挑拨离间,而与燕相田单有交情。范叔:范蠡,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后以“范蠡”为商贾的代称。3.绝域:极远的地区。龙马:指骏马。4.襟怀开霁月:襟怀开阔,如明亮的月光一样
自述 槿花不终朝,幽兰有馀香。 朝游诗书圃,夕憩翰墨场。 饱食待秋实,过眼捐春芳。 畴能事形役,奔走白日忙。 男儿生堕地,壮志在四方。 胡为守一室,郁郁徒悲伤。 何由写胸臆,酣酒竭罍觞。 高飞羡黄鹄,矫翮凌云苍。 注释: 1. 槿花:一种花卉,早晨开放,晚上凋谢。 2. 幽兰:一种兰花,香气浓郁持久。 3. 朝游诗书圃:早上去读书写字的地方。 4. 夕憩翰墨场:晚上去写作画画的地方。 5.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野居生活中的所感所思。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蓬蒿栖仲蔚,松菊媚渊明。 - 蓬蒿:指野草,这里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仲蔚:春秋时期人,以高洁著称。 - 松菊:代表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态度。 琴调朝飞雉,笙歌午啭莺。 - 琴调:琴音悠扬,象征高雅的生活情趣。 - 雉(zhi):野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常用来象征美好、吉祥。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