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性之
【注释】 湿云:乌云。压地:笼罩。干:枯萎,凋谢。狂风:猛烈的风。邻屋:邻居的屋子。墙角:靠近墙边的地方。 【赏析】 “湿云压地雪花干,一日狂风十日寒”的意思是说,乌云覆盖大地,雪花已经干枯,一天的狂风,十天的寒冷。诗人在描绘了一幅冬日的雪景之后,又用“湿云压地雪花干,一日狂风十日寒”,这两句诗,形象的写出了冬天的严寒。 “不管春光满邻屋,却从墙角借来看”的意思是说,不管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屋子
【注释】 画梅便面:指画出梅花。便:副词,这里指“如同”。 嫦娥深住广寒宫,不许人间信息通:嫦娥住在月宫,那里是清冷幽静的地方,没有人间的喧嚣。 秋来折尽婆娑桂,偷得寒香在月中:桂花开放时,香气扑鼻,令人陶醉。秋天到来后,人们纷纷折下桂花,但桂花的香气却留在了月宫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诗人通过想象中的月宫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洞庭秋月图 一天秋水浩无涯,短苇萧萧泊暮槎。 知是夜凉明月出,解将雁影落平沙。 注释: 1. 洞庭秋月图:描绘洞庭湖秋天的景色,以秋月为题。 2. 一天秋水浩无涯:形容洞庭湖的水面宽广无边。 3. 短苇萧萧泊暮槎:指晚风中飘动的芦苇和停泊在岸边的小筏子。 4. 知是夜凉明月出:知道是因为夜晚的凉爽才出来照耀大地的月亮。 5. 解将雁影落平沙:仿佛能看见大雁的影子落在平静的沙滩上。 赏析:
注释: 风流:指文风飘逸,才华横溢。争说:争相议论。墨沈淋漓:墨色浸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醉乡:比喻陶醉的境界。随意写:随心所欲地写。一时不数米襄阳:形容作品才气横溢,无与伦比。 赏析: 这首诗是题卢东牧云山的一首七绝。诗人以“风流”起笔,赞美卢东牧的文才。接着,用“墨沈淋漓入醉乡”描绘其书法艺术。然后,诗人用“云白山青随意写”来形容他的绘画艺术。最后,用“一时不数米襄阳”来评价他的作品
注释: 1. 獧似弥猴:形容松鼠的敏捷,如同猴子那样灵活。 2. 栗梢走过:形容松鼠在树上跳跃时,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的景象。 3. 又松梢:形容松鼠在树枝间穿梭自如的场景。 4. 紫萄若使知滋味:如果葡萄知道滋味,一天可以尝到一百回。这里的紫萄可能指的是葡萄,也有人认为是指某种果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松鼠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雀二首·其一》是元代诗人贡性之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野雀振双翰: - 野雀:指自由飞翔的小鸟。 - 振双翰:形容鸟儿展翅高飞,翅膀扇动产生声响。 - 野雀振双翰,描绘了野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场景。 2. 卑枝立自闲: - 卑枝:指低矮的树枝。 - 立自闲:形容小鸟在树旁安静地站立。 - 卑枝立自闲,展现了小鸟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生活的态度。 3. 莫愁风力紧: - 莫愁
注释:鹧鸪在水边啼叫,仿佛龙吟般的声音。我乘坐的小舟经过湘江,夜晚的雨下得很大。我的思绪满怀,却无处寄托,只能将墨汁洒在画纸上,描绘出秋天的阴霾。 赏析: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写他晚年的孤寂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前两句以鹧鸪、龙吟、夜雨等物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幽远的氛围。第三句则直接点明“无着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却将墨沼写秋阴”一句,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雪竹山房 赏析与鉴赏 1. 诗歌原文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 帘幕影迷金锁碎,佩环声动玉阑干。 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 白战几时能着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2. 诗歌注释 - 此君:指诗人自己或他的自比之物。 - 节操:道德品质和节操。 - 凌寒:不畏严寒。 - 金锁碎:形容帘幕的装饰精美。 - 玄圃:神话中仙界的代称。 - 琼树:美玉般的树。 -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 3.
诗句解释: 1. 城南耕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居住地,暗示了他生活的宁静与简朴。"城南"通常指城市的郊区或乡村,"耕隐"则表明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不问世事,专注于耕作和田园生活。 2. 爱尔城南隐者居:这里的“爱尔”可能是对某个地名或人的敬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城南隐者的敬慕之情。"隐者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3. 春田绕屋总膏腴:这一句描述了春天农田的景象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深远,描绘了一只幽静的小雀在荒凉的环境中的悲凉情景。 诗句“荆棘半低垂”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恶劣和荒凉,荆棘半垂下去,给人一种压抑感,同时也暗示着生存的艰辛。“幽禽祇自悲”表达了这只小鸟孤独而凄凉的处境,它只能独自悲伤,无人理解它的心声。“可怜栖不稳”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它无法安稳地栖息在这片荒芜之地,这反映了它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不似上林时”则与前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