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性之
水竹轩 万竹萧萧水绕门,九街车马自晨昏。 晴天波影摇窗户,静夜秋声入梦魂。 曾为故人频下榻,每因佳客屡开尊。 百年清致今犹昔,春雨深深长子孙。 注释: 1. 万竹萧萧水绕门:形容水边竹林茂密,环绕着房屋。 2. 九街车马自晨昏:指街道上来往的车马,从早到晚不断。 3. 晴天波影摇窗户:指在晴朗的天气里,水面上的影子摇曳在窗户上。 4. 静夜秋声入梦魂:指在宁静的夜晚,秋天的声音进入梦境。 5.
次萍居留别韵 且勿长亭折柳枝,离别已判酒如池。 因思会面难期处,直使衔杯到醉时。 樯燕留人双上下,岸花迎客半低垂。 计程明日毗陵道,吟寄新诗欲倩谁。 注释: 1.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饯别、送别之处。折柳枝:指在送别时折下柳枝作为纪念或赠别的物品。 5. 毗陵:今江苏省泰州市,古称毗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离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和不舍。全诗以离别为背景
老去亲朋见面稀,见时无计得同归。 游丝落絮都成恨,社燕秋鸿各自飞。 杜宇叫残孤馆梦,西风吹老故山薇。 明年春雨南湖涨,拟把长竿坐石矶。 注释: 1. 老去亲朋见面稀:指年迈之后,亲友相见的机会变得很少。 2. 见时无计得同归:表示无法找到办法与亲人团聚。 3. 游丝落絮都成恨:指飘散的游丝和落絮让人感到惋惜。 4. 社燕秋鸿各自飞:比喻朋友或同伴之间因为各种原因而分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及作用时,要抓住关键词分析,例如“桂江烟水接潇湘”中的“桂江”和“潇湘”,点出送别的地点,为下文写别作了铺垫;“远客归来道路长”中,“远客”、“归路”,交代了离别的时间与原因;“旧衣裳”中的“旧衣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逢人且说身如梦,老我相看鬓已霜”一句,用典,“白发三千丈”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的古辞
注释:井南丹室 仙翁隐居的地方存有一口丹井,取井水时可怜你又要炼丹。 朱砂汞粉随云气合和在一起,翠烟遮挡着月光显得有些寒冷。 鬼知道火候窥探灵灶,老虎作人形保护药栏。 我也会在这里卜居而老,蓬莱不隔海漫漫。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居处的诗。首句“仙翁隐处存丹井”交代了隐者的住所,是仙翁居住的丹井,表明他是一位得道高士。次句“汲井怜君复炼丹”,写出隐者在汲水的同时也在炼丹,表现出隐者的高尚品质
白沙翠竹溪边路,绿树青山郭外村。 钓艇直随流水出,僧钟遥隔暝烟闻。 【注释】: “白沙翠竹”是说画中的景物。 “溪边路”,指画中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着茂盛的竹林和竹子。 “绿树青山”是说画中有许多树木和山。 “郭外村”,指画中的村庄位于城外。 “钓艇”,指画中的小船。 “流水”,指的是小溪中的流水。 “僧钟”,指的是寺庙里的钟声。 “暝烟”,指的是傍晚时分的烟雾。 【赏析】:
喜魏仲房见过。 江上柴门掩夕晖,客来刚被鹊先知。 出迎不较衣翻著,对饮宁辞盏倒垂。 话到更深无断处,起看月落几多时。 人生恨不如潮信,暮去朝还有定期。 注释: 喜:高兴。 柴门:指简陋的门户。柴,泛指粗糙、简易的东西。 掩:关闭。 夕晖:夕阳余光。 鹊:即喜鹊,古代认为喜鹊是吉祥之鸟。 出迎:出门迎接。 不较:不必计较。 衣:指衣物。 翻著:翻转着。 盏:酒器。 倒垂:倾倒下来。 话:交谈。
绿树湾头钓艇,青山凹里人家。 前度刘郎去也,莫教流出桃花。 注释 - 绿树:形容水域周围的树木颜色翠绿。 - 湾头:指河湾的出口处。 - 钓艇:用竹竿和鱼线等制作成的小型渔船,用于垂钓。 - 青山:青葱的山峦,常用以比喻风景秀丽之地。 - 刘郎:古代文人对风流倜傥男子的代称。 - 莫教:别解为不要让……(流走、流失)。 - 桃花:此处泛指春天的景色,或指爱情的美好与短暂(多指女子的美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息斋竹次韵》。下面逐句解释: 1. 忆昔舟泊湘江时,青天皓月流素辉。(回忆起当年在湘江边停船的时候,明亮的月光洒在清澈的水面上。) - "忆昔":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 "舟泊":船只停靠。 - "湘江":湘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主要河流之一,位于中国南部。 - "青天皓月":形容天空晴朗,月光明亮。 - "流素辉":流动的光芒,通常指月亮的光。 2. 美人骑龙上天去
诗句:万事从教计拙,千金难买身闲。 译文:无论怎样计算谋划,也难以避免失败的结局;即使花费再多的金钱,也无法买到悠闲自在的生活。 注释: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追求的深刻感悟。首句“万事从教计拙”意味着无论是多么周密的计划和策略,最终都可能会遭遇失败的结局。而“千金难买身闲”则进一步强调了在纷扰的世界中,难得真正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计拙和身闲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