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舟泊湘江时,青天皓月流素辉。
美人骑龙上天去,游魂夜半招不归。
兴来一饮三百斛,醉倒肯惜千金挥。
孤鸾随影秋水碧,鹧鸪叫入苍云飞。
凉飙飒飒似鸣籁,翠雾漠漠如张帏。
胸中气吐万菡萏,笔底势走千明玑。
飙车摇摇渺何许,疑是柱头丁令威。
风流云散世已远,萧条遗墨人间稀。
眼前俯仰即千载,底问谁亡复谁在。
我来见画如见人,往事悠悠付深慨。
挂之高堂素壁中,老气凛凛回长风。
狂歌起舞还自惜,笑看白日行青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息斋竹次韵》。下面逐句解释:

  1. 忆昔舟泊湘江时,青天皓月流素辉。(回忆起当年在湘江边停船的时候,明亮的月光洒在清澈的水面上。)
  • “忆昔”: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 “舟泊”:船只停靠。
  • “湘江”:湘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主要河流之一,位于中国南部。
  • “青天皓月”:形容天空晴朗,月光明亮。
  • “流素辉”:流动的光芒,通常指月亮的光。
  1. 美人骑龙上天去,游魂夜半招不归。(美丽的人骑着龙飞上天空,而她的游魂却在半夜时分召唤不到她回来。)
  • “美人骑龙”:描述一个美丽女子骑着龙的形象。
  • “游魂”:游荡的灵魂。
  • “夜半招不归”:深夜里呼唤,却无法让她回来。
  1. 兴来一饮三百斛,醉倒肯惜千金挥。(兴致上来时豪饮三百壶,喝得酩酊大醉,甚至不惜挥金如土。)
  • “兴来”:兴趣起来,兴致勃勃。
  • “一饮三百斛”:一次饮酒量达到三百壶。
  • “千金挥”:挥金如土,即用大量的金钱购买。
  1. 孤鸾随影秋水碧,鹧鸪叫入苍云飞。(孤鸾鸟的影子在水中映衬着秋天的碧水,鹧鸪鸟的叫声飘荡在苍茫的天空中。)
  • “孤鸾”:孤独的鸾鸟,常用来比喻孤独的人或物。
  • “秋水碧”:形容秋天的水面颜色碧绿。
  • “鹧鸪”:一种鸟,叫声悠扬。
  1. 凉飙飒飒似鸣籁,翠雾漠漠如张帏。(凉爽的风吹得飒飒作响,好像大自然的声响;薄雾迷蒙,如同张起帷幔。)
  • “凉飙”:凉爽的风。
  • “飒飒”:风吹的声音。
  • “鸣籁”: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 “翠雾漠漠”:形容绿色的迷雾浓密、朦胧。
  • “张帏”:拉开帷幔,这里用来比喻薄雾被风吹散的样子。
  1. 胸中气吐万菡萏,笔底势走千明玑。(胸怀中的气势可以喷发出来,就像无数的莲花盛开;笔下的文字气势磅礴,像千万颗明珠闪烁。)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笔底势走千明玑”:形容文字气势宏大,如璀璨的珠宝。
  1. 飙车摇摇渺何许,疑是柱头丁令威。(疾驰的车马随风摇曳,它究竟在何方?我怀疑那是传说中的丁令威。)
  • “飙车”:快马加鞭。
  • “疑是柱头丁令威”:怀疑这疾驰的车马是不是传说中的神仙丁令威所乘。
  1. 风流云散世已远,萧条遗墨人间稀。(风流云散,世事已经遥远;留下的只有寥寥无几的墨迹。)
  • “风流云散”:形容事情或人物风流不再,消散了。
  • “遗墨”:留下的墨迹或文字。
  • “人间稀”:在这个世界上很少见。
  1. 眼前俯仰即千载,底问谁亡复谁在。(眼前的一切转瞬即逝,千年的时间就在我们眼前。我们究竟在询问谁生谁死?)
  • “眼前俯仰”:形容时间短暂,转眼即逝。
  • “千载”:千年。
  • “底问谁亡复谁在”:到底要询问谁是死者,谁是生者?
  1. 我来见画如见人,往事悠悠付深慨。(我见到画中的人物,就仿佛见到了真实的人;对过往的种种感慨不已。)
  • “见画如见人”:看到画中人物就像是看到了真人一样。
  • “往事悠悠”:过去的事迹和情感都变得遥远而模糊。
  • “付深慨”:感叹,感慨。
  1. 挂之高堂素壁中,老气凛凛回长风。(将这幅画挂在高堂的墙壁上,显得庄重而威严;它的气息让人感到振奋,仿佛有一股长风回旋。)
  • “高堂”:高大的房屋,此处用作书房或客厅的意思。
  • “老气凛凛”:形容人严肃而又威严的样子。
  • “回长风”:形容画作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仿佛能带来正能量。
  1. 狂歌起舞还自惜,笑看白日行青空。(我放声歌唱起舞,还自我欣赏一番;笑着看着太阳在天空中运行。)
  • “狂歌”:高声歌唱。
  • “起舞”:跳舞。
  • “自惜”:自我欣赏。
  • “白日行青空”:太阳在天空中运行。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幅画,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以及艺术创作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