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汝砺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成都时的田园之作。 前两句写景,点明诗人的心境:“远屿曲洲纵复横,沙边繁鸟弄箫笙。”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图景:远处的岛屿曲曲折折,纵横交错;沙滩上,鸟儿在枝头嬉戏,时而吹奏着箫笙。“纵复横”形容岛屿纵横交错,而“繁鸟弄箫笙”则写出了鸟儿们欢聚一堂,尽情地歌唱、演奏。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第三句写诗人独坐在轩下
【注释】 锦宫城西:指皇宫。锦,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宫,皇宫。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杜甫自称“杜陵野老”。 燕阻:燕子被阻。 迤逦:形容山势连绵不断,延伸很远。 白蘋洲:即白苹洲,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明边:指边界。衔:鸟嘴里含。这里借指飞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有所好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个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从教日日敞窗扉:意为每天在教书的时候,都会敞开窗子,让新鲜的空气进入。 - 嫌怕风光入眼迟:意为担心风景美景不能及时欣赏到,因为总是被窗外的景致吸引,而忽视了教书。 - 剩买芒鞋供看竹:意为买了一双草鞋,用来观看竹林。 - 趁乘春雨去裁桤:意为趁着春天的雨,去砍伐桤木。 - 苦无宾客僧来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草堂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草堂诗 灿灿诗翁锦里西,只缘诗好遂穷栖。 竹铺冷色云连寺,柳漾晴丝鸟过溪。 凝怨不禁关树暗,驻情应恨蜀山低。 离人苦怕春归尽,可忍红英半著泥。 注释 1. 灿灿诗翁: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诗意生活与创作。诗翁,指诗人自比为诗仙,即李白。 2. 锦里西:指的是成都的锦里街道,这里可能是诗人的居所。 3. 只缘诗好遂穷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严谨。“草堂”是作者自指其居,“乱后飘零歇此身,风光无赖更清新”“客怀易感酒添病,诗思苦悭花减春”两句写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之苦;“南枝北枝莺舌巧,前村后村雨脚匀”两句以景结情,以动衬静。 【答案】 译文: 战乱之后,我流落异乡,身不由己。这里风光旖旎,却让我更加感到清幽。我的客怀容易因感伤而添上病痛
【注释】 “闲把烟光次第陈”:悠闲地欣赏烟光的层层变化。 “岷峨风物见精神”:岷山峨岭的风光景物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翻成锦绣千般样,供与江山几处春”:这锦绣般的美景,在春天里展放,为多少地方增添了春意。 “深屋长河元老大,蛾眉曼睩却逡巡”:这深幽的房屋,宽广的河流,原来都是老人啊。她那美丽的眉毛,虽然迟疑不决,但最终还是决定要离开这里。 “从公乞取无边手,免作诗中半个人”
【诗句释义】 1. 径向山腰转:径直向着山腰走去。 2. 门从水面开:寺庙的门好像从水面打开一样。 3. 片云岩下宿:在岩石下住宿,像一片云朵飘荡。 4. 一钵朔方来:用一个钵子从北方带来。 5. 落日鸟冲树:太阳落下时,鸟冲向树木。 6. 轻云花覆苔:轻轻的云朵像花一样覆盖着苔藓。 7. 惟应荔枝熟:只有荔枝应该成熟。 8. 时蹑白云回:时常踩着白云回来。 【译文】: 径直向着山腰走去
【注释】 1.松杉密:指山路崎岖,树木茂密。 2.天空雾雨开:指天气晴朗,云雾散去。 3.山容依槛转:山的容貌在栏杆旁边转动,形容山的形态各异。 4.鸟影渡江来:指江面上有鸟儿掠过。 5.汲水僧归寺:指僧人到寺庙里打水。 6.衔花鹿印苔:指鹿在石上的蹄印被花朵沾湿变绿了。 7.年年蚕麦熟:意思是说每年春天蚕宝宝和麦苗都成熟了。 8.啜斋回:意思是吃饭后回来休息。 【赏析】 《下岩寺二首》
太虚八境初无二,中有道人常洞视。借问道人何等公,从志其名聂其氏。 华亭春酣战桃李,香气入帘人破睡。凌波微步度劳尘,栀子同心传密意。 道人不动如澄水,看破新装小年纪。回身向郎郎忍弃,愁眺月华空掩涕。 含羞转态春百媚,而我定心初不起。世人悠悠初未知,故有冥籍还见记。 仪州判官临颍生,良原甲夜黄衣吏。手提淡墨但仓黄,门列阴兵更奇佹。 昧爽堂皇势呀豁,玉带神君气高厉。靖国再拜呼使前,案头吏抱百叶纸。
先公御吏如御兵,迎刃而解如庖丁。 掀髯一笑黠吏走,蜀中草木知威名。 伯兄渠渠天下士,嵩高少室之英灵。 妙龄提书噭阊阖,谹议可以谐韶韺。 昨年两作益州牧,西南恶少不敢行。 后来继者有季弟,潭潭大度涵沧溟。 指麾万事不作意,决眦雨电风烟生。 南望峨眉西玉垒,逸气夜与银河倾。 幅巾筇杖过何许,闲邀仲元访君平。 小蓬董宝夜吹笙,往往笑倒长庚星。 拔剑起舞者谁子,杜陵老翁醉不醒。 生平入眼无俗物